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论中国书法艺术文化传…
试论2010年上海世博会跨…
试论建设和谐文化与马克…
简述对传统武术美的定位…
试论张艺谋在奥运开幕式…
孔子学院承载武术文化传…
试论科技出版工作者道德…
试析当代武术道德规范体…
试论科学需要人文精神
试论科学的“双刃剑”与…
最新热门    
 
试论武术教育:实现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时间:2010-12-26 13:14:49  来源:不详
和武术文化方面的东西传授给下一代。武术技术与文化的传承,也只有通过武术教育才能得到较好的传播。如果武术教育不能较好地发挥它的功能.或者说不能较好地发展武术教育,武术的技术与文化就不能有效地传承下去。不仅要管理好各政府教育机构,还要鼓励和发展好私立教育,实际上各门派、拳种中的拳术授业都可称之为私立教育。只是以前没有重视对各门派、拳种中教育的有效引导,也没有较好地发展其教育功能,致使有些拳种、拳术理论、文化的流失。
  2,2武术教育之修德塑人
    “‘武以德立’、‘武以德先’,向来是武林中的优良传统”。武术之“德”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社会和个人道德理想之实现的影响。所以,千百年来“武德”教育着无数的习武者如何去遵循社会规范.并做一个深受社会尊重的人。只有习武之人做到“正心思、习品行;讲文明、有礼貌;表里如一、举止庄重;动则功夫到家,静则修养有素,行则彬彬有礼”,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而“真正的武者往往是道德高尚,是极度具有社会责任感,被高度社会化的人”。因此,每遇师傅收徒时,必先考察其品行、道德。“未曾习武先习德”也就成了社会风尚,习武者在习武之前必须使自己的品德行为达到、符合社会的一般道德规范、要求后,才开始习练武艺,并在习练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提高和完善自我。王岗先生认为:“中国武术注重身教言传与练悟的结合,属于一种实践性的教化。它通过技艺的感性形象对习武者的情感和意志实施影响。”所以说,武术教育是一种修德塑人过程,是一个培育人们健康体魄和高尚灵魂的过程,它是中国武术的丰碑。

  2.3武术教育之弘扬民族精神
    2001年,在教育部颁发的《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武术再一次被列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2004年,为了深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武术教育就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近年来,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针对武术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呼吁武术教育必须大力改革。“武术教育改革,不仅关系到武术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也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武术是中华民族一项优秀的体育运动。由于武术的悠久历史.其发展过程中。汲取了许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武术“附载着以爱国主义为主体的尊师重教、仁爱宽厚、习礼守法、自强不息、尚武崇文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与灵魂。”武术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武术技术)的传承,而更应该是人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播,因为只有“体现在人的精神层面的文化才是最重要的。”民族精神自古以来就是武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岳飞之精忠报国,霍元甲之精武门的强国强种、民族自救等,都充分体现了武术是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教育国人爱因爱民族的重要手段。武术教育就应该培育道德高尚、并极具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的人
  2.4武术教育之健体强身
    “武术的健身价值,古已有之。只不过在冷兵器时代的古代教育体系中处于从属其军事格斗价值的地位。”在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后,中国武术教育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其“转型标志之一:在价值取向上确立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