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关于地方性知识视野下的…
徽州文书发现引发新学 …
徽州文书发现引发新学 …
徽州文书发现引发新学 …
试析谈网上地方信息资源…
专家推测:郑州商城城郭…
地方税务局工作总结范文…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天人…
专家呼吁学术会议应多给…
浅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
最新热门    
 
地方性知识:试析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新视角

时间:2010-12-28 11:24:58  来源:不详
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跨文化传播中要持有公正的态度,尊重西方国家之外的其他地区的文化。再次,在跨文化传播当中我们应当注重地方性知识生成的语境。
  那么地方性知识的提出是不是否定了当代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呢?对此的回答是否定的。按照人类学的观点,地方性知识的普遍化是导致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来,文化对话的各方所提供的知识,最初都是地方性知识,当一方在对话时将自己的知识普遍化时。造成了对话各方文化的紧张。尤其当地方性知识的普遍化是伴随着全球化而来,势必会产生文化相遇时某种地方性知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先在性的问题。导致了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强弱之分。某些地方性知识由于处于保守的境况中,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处于守势状态,最终被强势文化所占据。
  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性知识这一概念提出,重在说明知识的产生、形成、传递,以及辩护的情境均离不开具体的地方性情境。在以往的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中.忽视了文化传播的参与性、机会性特征,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文化也具有具体性、情境性的本性。事实上。只要我们把地方性情境考虑到文化传播中去。就会发现,文化传播的内容正是这样的地方性知识。
  众所周知,歌剧和话剧《白毛女》在我国的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被俘的国民党士兵看了该剧之后。他们的思想很快地发生了根本转变,他们积极地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掉转枪口对准国民党军队。教育的效果相当好。但是,电影《白毛女》给抗美援朝中被俘虏的美国士兵看了,士兵们却说,杨白劳欠债还钱合情合理,欠债自杀不值得同情。根本产生不了在国内的那种效果。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是最不受中国读者喜欢的角色。但在美国读者中却是最受欢迎的人物。有的对外宣传品“讲我们的下乡知识青年如何艰苦创业,人在水田里拉犁。这在我们看来是艰苦奋斗,但拿到外国去看。就会觉得知识青年、知识分子在中国就是不值钱.太可怕了”。如果考虑到地方性知识的情境性.就不难理解上述传播现象。
  二、地方性知识视角的分析思路:以晚清译书业为对象
  用地方性知识的视角探讨中国近代历史,得益于美国学者柯文提倡的中国中心论。长期以来,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皆不能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模式。在美国,战后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流受到费正清等人的影响。认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在西方冲击到来之前已经停滞。只是在近代西方的冲击下才发生“千古变局”,转向以西方普世的价值观为取向的现代化之路。美国学者柯文总结道:西方中心观在研究中表现出三种思路:一是“冲击一反映模式”:二是“传统一近代模式”,认为西方是万世师表,包括中国在内的后现代国家只能以西方现代化的价值为终极目标;三是帝国主义模式。认为资本主义的扩张和侵略是中国近代以来长时间社会崩溃、民族灾难、社会停滞发展的祸根。在批判上述三种模式后。他提出了“中国中心观”的观点,即考虑到中国复杂的历史环境,在这种环境里。从中国社会内部结构产生的各种巨大的势力不断发生作用。不断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尽管外来影响在不断加强。正如柯文所言:“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寻求中国史自身的‘剧情主线(storyline)’,他们奇妙地发现确实存在着这条主线,而且在1800或1840年,这条主线完全没有中断,也没有被西方抢占或代替。它仍然是贯穿19乃至20世纪的一条最重要的中心线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者陆续将地方性知识观念运用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以地方性知识分析中国的近代史,是否意味着这样的分析视角可用于晚清译书业的分析当中呢?我们知道,跨文化传播是主体之间的精神交流和信息交流,它的载体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