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论析跨文化视野中的我国…
论析体育文化传播的现状…
论析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论…
论析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
论析电视媒体与景德镇陶…
论析电视公益广告的文化…
论析编辑审美的接近性特…
从2O世纪美国的广告论析…
论析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
论析《白鹿原》中田小娥…
最新热门    
 
论析唐宋文化传播机制及其对现代传播的启示

时间:2010-12-28 11:25:02  来源:不详
、石刻以及人工抄写书籍等传播媒体不利于大量复制,发行数量有限,因此传播力度明显不够。至唐代,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不断完善,印刷出版书籍开始盛行。印刷出版增大了传播的流通量,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唐代雕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刷传播佛经、佛画和历书等民间所需用品,不印刷儒家经书。中晚唐开始出现诗文的刊印传播。如元棋作《白氏长庆集序》时说到白居易、元镇诗篇的刊印传播流通情况,“至于缮写模勒,街买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北宋时期,由于印刷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宋王朝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宋代的图书出版印刷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显然,从唐代开始的印刷传播方式不仅使书籍能大量复制并进行跨越时空的传播,而且使书面传播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将上至皇室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涵盖在传播的网络之中0这在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传播范围极为广泛,普通百姓也能获得想要的书籍,文化资源不再为少数人所垄断,唐宋文化知识因此达到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
    3.游学传播。唐宋时代的科举考试使得全社会的求知欲高涨,知识分子队伍越来越庞大。许多文人为了开阔眼界并增长见识而走出家门。当大批的知识分子为了一个相同的目的游走于广阔的天地之间,游学这个崭新的求学理念也就应运而生。唐宋时代许多文人都有过游学的经历。最典型的例子应属李白。他“仗剑出国,辞亲远游”,用了近20年的时间漫游大江南北。他一边纵情山水,饱览秀色,写下大量雄奇豪放的作品;一边开展广泛的社交活动,广交朋友,广事干渴,到处投递自己的诗文。他曾以《蜀道难》和《乌栖曲》二诗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赞叹不已,称之为“滴仙人”。此后“滴仙人”的称呼带给李白极大的声誉。李白的作品传播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最后,他的名字传到了皇帝的耳朵中,唐玄宗下诏召见李白。初人长安,玄宗从步荤上亲自下来迎接他,而且对他说“卿是布衣,名为联知,非素蓄道义,焉能致此。”
    游学虽是一个学习、创作途径,但更是一个传播途径。文人足迹遍天下,朋友遍天下,作品也随之传遍天下。文人游学传播作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把自己的作品送给朋友或有一定地位的名人,通过朋友和名人传播。李白的名气就是这样传播出去的。
    另一种传播方式是题壁,即把作品题写于自己游历之处的墙壁上,南来北往的行人见而读之,就可传播开来。唐宋题壁诗的繁荣与当时游学之风的盛行密不可分。“在师承传授和书本之外,读书人又寻索出一条快捷的吸取知识的渠道,他们既在‘游’中接受自然界的陶冶,也在‘游’中随处随时留下心得感受,这就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传播方式一一门题壁文化。由于题壁利于传播,因而成为古代许多诗人公开发表诗歌的一种方式。随着唐宋游学之风的盛行,题壁文化在唐宋时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台湾学者罗宗涛《唐人题壁诗初探)说:“题壁为一种发表的方式,传播的手段……有公开发表、使其流传的意图。”“对读者来说,读题壁诗也是一种免费的精神享受。题壁诗的读者层次比一般的书籍还多样。所以从传播的角度来看,题壁可以说是一种更为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叫寿人题诗于壁,比其它方式更具有公众性、长久的保存性和传播的便捷性;并且通过题壁发表作品既不需要编辑,也不用向任何机构支付版面费,读者也不受限制地免费获得诗人的文学信息;作者与读者之间免费迅速完成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这与今天的网络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