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析跨文化传播的文化逻…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
试析跨文化传播的广告语…
试析中国现代设计思想之…
试析广告跨文化传播的冲…
试析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华…
试析跨文化传播视域中我…
试析云南视觉文化的传播
试析拟态环境下的云南少…
试析影视传播中的文化趋…
最新热门    
 
试析魏晋名士与后现代明星

时间:2010-12-30 10:04:10  来源:不详
商品中的一环,明星同样可以明码标价。在视觉文化大行其道的后现代社会,作为商品的后现代明星为了卖个好价,更需要关注外在形象,需要文化工业的生产者们对其进行“包装”。这时,作为活生生的人的明星被物化了,它成了冷冰冰的商品,以商品面目出现的后现代明星对自身形象的关注,可以说只是出于“庸俗”的目的—赚钱。它没有也不需要形而上意义的追求。
  二、两者的生命力及其文化差异魏晋名士追求着独特之个性,独立之人格:
    “桓公少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这种“宁作我”的独立精神之追求体现了魏晋名士的主体自觉。同时,魏晋士人在其文艺活动中自觉寻求着永恒之意义: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网
    他们认为写诗作文具有超越生死的形上价值。古典文艺活动的严肃性与形上意义寻求,构成了传统美学的一大特点。也正基于此,魏晋名士成就了身后名,他们与其“不朽之盛事”的诗文一样,着永久的生命力,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而后现代明星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目。是的,在琳琅满目的传媒画面里,他们张扬着自我之独特形象,然而,这种追求却带着虚假的矫饰,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虚像”。它经过了包装,经过了处理,它已非“他”。对后现代明星来说,“主体已死”,他们对自我形象的追求,是非自觉的,是受制于外物的。
    君可见,好莱坞在批量复制着一个又一个明星,作为硬汉形象的,千人一面。在中国乐坛,一个刀郎红极一时,紧跟着,当歌手“刀郎”红火一时并忙着蒙面出席《十面埋伏》首映式之际,另一位歌手竟抢先一步注册了“西域刀郎”这个名称,并推出了一张名为《西域刀郎·寻找玛依拉》的专辑,也因此引发了一场“刀郎”之名争夺战。刀郎经理人指责对方“恶意竞争”,西域刀郎唱片发行公司老总则声明:“刀郎只是种文化,我们是合法的。”而网上一些关于此事的评论也铺天盖地而来—“正牌公司推出‘歪’刀郎”、“刀郎对‘西域刀郎’感无奈”、“假刀郎大张旗鼓杀进新疆,刀郎经理人称其行为卑劣”……《刀郎只是种丈化几个“刀郎”抢饭碗?》娱乐网)
    我们知道,还有第三个刀郎,或许还会出现第四个、第五个……这就是后现代明星的生产方式,美国学者杰姆逊将其称为“盗袭”剿窃式的复制,构成后现代文化的一大特点。
    而与之相应的,后现代明星也成了一种易耗品,随着其捉摸不定的使用价值很快消耗殆尽,它销声匿迹,死亡了。于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星来星去,构成后现代文化的一大景观。
    通过以上对魏晋名士与后现代明星的简要比较,我们可以见出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些许差异,传统美学的人格主体有着自觉性,它自觉地寻求一己之独立,它具有形上的价值诉求,追求着永恒性,其文化内涵透着超越性,而后现代美学则不再有形上的价值追求,它变得平面,变得支离破碎,它是瞬时的,不再具有永恒性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