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谈从林语堂译《浮生六…
浅谈墨子的文艺思想
中国文化创新论略(之三…
浅谈歪曲抑或创造——《…
浅谈文化外交的过程与成…
浅谈数字菜肴名称中的中…
浅谈于时空更迁中的文化…
浅谈中国文化的美学审视…
和谐的理想 不和谐的时…
浅谈影响武术跨文化传播…
最新热门    
 
浅谈雷海宗的文化形态史观

时间:2011-04-23 11:21:26  来源:不详
摘要:雷海宗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成就颇多的史学家,是战国策派的代表,推崇斯宾格勒,以文化形态史观著称,本文从历史是由史学家创造的;中国文化独具二周论;兵文化与中国文化第三周论述其文化形态史观。鉴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应对其文化史观进行全面的评价。
关键词:雷海宗;文化形态史观;战国策派
        雷海宗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史学大家,也是“战国策”派的主要代表。20世纪80、90年代,雷海宗的研究受到关注。学术界探讨了雷海宗的生平、教学研究、史学成就等,并取得了两点重要成果:一是推翻了战国策派为法西斯派别的“盖棺定论”;二是开辟了雷海宗世界史研究的新领域。
        一、雷海宗的生平及著作
        雷海宗原名雷得义,字伯伦,1902 年出生于河北永清县,自幼受到旧学和新学双重熏染。1919年就读清华学堂高等科,1922年公费留美,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历史和哲学。1927年获哲学博士后返国,曾在国立中央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职。和林同济等人创办《战国策》杂志与《大公报·战国副刊》,形成战国策派。抗战后返京,留任清华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调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和世界史教研室主任。1962年12月病逝于天津。雷海宗可以说学贯中西,学术研究自成体系,发表了《殷周年代考》《历史的形态与例证》《古代中国外交》《历史过去的释义》《古今华北的气候与农事》等重要论文,其代表性著作有《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西洋文化史纲要》《伯伦史学集》。
        二、文化形态史观
        文化形态史观始于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集大成者是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文化形态史观是从文化层面研究人类历史,把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高度自律、同时具有生、长、盛、衰等发展阶段的有机体,倡导文化对等、多中心、多动因,主张多视角、多层面研究世界各种文化,通过比较各种文化的兴衰得失,从整体把握与宏观思考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20世纪20年代,西学东渐的思潮传入中国,文化形态史观在中国传播开来。20世纪30到40年代,林同济、雷海宗等人为代表的“战国策”派,受文化形态史观的启发,建立了自己的文化形态史观。
        第一历史是由史学家创造的。史学研究的对象是“过去”。“过去”又有“绝对”“相对”之分。在这两种“过去”中,雷氏认为研究绝对的过去是没有意义的,“史学的过去是相对的,是瞻前顾后的。一件事实对于已往的关系,对于未来的影响,在当时的地位,对今日所仍有的意义,都必须研究清楚,那件事才是真正的历史知识,才有成为历史学的事实,才有意义,才是活的”。 
史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把历史研究与救国救亡紧密结合,只有与现实结合的相对的历史才有价值。
        雷氏认为史家可以创造历史,史学是主观的。每一个时代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