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
中国古代的师德规范
中西互释 古今互补——…
浅谈中国传统图形在包装…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思…
试论中国传统调解制度与…
中国传统文化意象浅说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与中国…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传统…
最新热门    
 
从中国大陆口述史发展态势\动因展望未来之路

时间:2011-11-3 9:14:54  来源:不详
物和要事的口述实录上来,意在为将来编纂《当代四川史》准备史料。2001年正式创办了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的口述史交流平台《当代史资料》(内部季刊),已出40期;组织史学工作者围绕我省政治、经济、文化的相关事件和人物开展访谈,约请一些老干部、老学人自述生平,对已去世的则以追思方式座谈、回忆。我们选择部分成果,在2005年和2008年出版了《当代四川要事实录》一、二两辑(今年曾改版为三集普及本)。这次会上,又把刚出版的《要事实录》第三辑即铭记汶川特大地震口述专辑,和以思想、文化、人物为重点的《青史留真》第一辑,以及最近的几期《当代史资料》,一并呈献给各位专家指正。
  
  二、口述史兴起的内在动因和瓶颈制约
  
  在和口述史结缘的这些年里,我常为一些公民直笔书史、坦言求真的热忱和执着所感动。红军时代入党的明朗,是省委宣传部的老领导,熟悉当代四川许多要事的来龙去脉,又敢于仗义执言,“在太岁头上动土”。他89岁高龄时,胰腺癌动了手术,预感不久于世,争分夺秒地把他亲历的要事写成文稿交付我们。直到生命的最后半天,还在为纠正某报歪曲“夜袭阳明堡机场”史实的文章去信批评。他的遗文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刚直不阿的品格,而且有他对健全党内民主,推进社会和谐的理性诉求。96岁的马识途老人继记述文革痛史的《沧桑

十年》之后,又在用子女提供的录音设备,把文革前十七年的经历口述下来。他珍视1980年在中央党校高研班学习时所记的笔记,希望这部记录思想解放的心路历程,凝聚着对正反面经验深刻反思的笔记,能作为后人的“镜鉴”。理解老人拳拳爱国爱党之心,我们已将笔记在《当代史资料》上节选发表。省政协原主席廖伯康回顾“肖李廖事件”的文章,想已为大家所熟知。他讲,重新揭开这处伤疤,是为了化为理性反思,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凝聚人心,建立民信。
  四川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策源地和试验区。我省那些农村包产到户、撤社复乡、企业扩权、中心城市综合改革等大事的亲历者,口述这些往事,都眉飞色舞,洋溢着喜悦和自豪的心情。但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有关影视、报道对四川的改革探索却尽量回避,甚至移花接木,讳莫如深。亲历者们对此只觉得遗憾和可笑。我还看到过一本口述史料,记的是一群未成年的成都高中生在1958年社教运动中被判为异类,遭到迫害,并株连亲属的痛史。这些花季少年今已年过花甲,他们坦言:为苦难作见证,是希望儿孙记住那些苦难,不再有那些苦难。有人评论说:“普通人的见证,在某种意义上要比名人、大人[注: 大人是旧时称地位高的官长。-daren]物的见证更可贵,更难得,也更重要。”诚哉斯言!
  这些事例深深打动了我,使我去寻找这些年来口述史蓬勃发展、不胫而走的根本动因。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经历着千年未有的大变局,民族从屈辱、苦难中奋进,历经曲折、坎坷,终于走上了令世界瞩目的复兴之路,其间浓缩着太多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教人刻骨铭心。在世的老人和中年人多是“历经风雨,又见彩虹”,抚昔思今,特别珍惜这和平安宁的日子,希望后代生活得更加幸福。这就产生了把这辈子的经历记载下来,把经验教训留给儿孙的迫切要求。在过去文化专制盛行的时期,人们给整怕了,噤若寒蝉,心如死灰,没有口述史生长的条件。如今改革开放,环境相对宽松,人们呼吸到自由的空气,愿意讲也比较敢讲了,口述史便应运而起。从本质和主流来看,驱动人们主动积极地作口述、忆往事的,既不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表现欲,也不会是对金钱利禄的追求,而是出于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