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中国历史 >> 中国现代史 >> 正文
光绪最关心外国人的评价
明初第一冤案:无当事人
英国人谈清朝人为何没自
武汉丢自行车日本男子:
梁漱溟最后讲演:中国缺
中国人的脾气为何越来越
张宏杰:乾隆盛世是泡沫
清朝如何处罚外国人学中
明代倭寇真面目:首领多
汉代为何拐卖人口屡禁不
最新热门    
 
我国人口政策将有方向性转折 计划生育仍为国策

时间:2012-11-14 12:14:53  来源:不详

中共十八大报告在谈到人口问题时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权威人口专家称,这一表述与五年前的中共十七大报告相关表述有所不同,预示着面临老龄化威胁的中国人口政策将有方向性转折。

中共十七大报告的相关表述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十八大报告没有再提‘稳定低生育水平’,而是强调要‘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表明中国不再只控制人口数量,而是同时关注人口素质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李建民说。

李建民强调,拥有13亿多人的中国现在依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量依然很大,在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下,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这也是中共强调要坚持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原因。

但他表示,十八大报告也传递出完善人口政策信号。“计划生育政策是国策,人口政策的完善与计划生育政策并不矛盾。”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国务院[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提出,“十二五”时期是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转折期,人口素质正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瓶颈。一方面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同时要完善人口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加快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一观点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十八大代表、中投公司兼中央汇金公司董事长楼继伟说,中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威胁,劳动力成本上升很快,如果不采取措施促进人口结构均衡发展,将会使中国过早失去赶超发达国家的后发优势,失去相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

按照联合国[注: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在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人口中的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一个国家或地区就成为老龄化社会。

2010年中国开展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少儿人口比重为16.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8.9%。

“在过去30多年中,人口的转变为中国经济增长创造了丰富的人口红利。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抚养比下降趋势在2011年已经终结,意味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十八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指出,中国的人口形势正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新阶段。

蔡昉认为,人口红利的结束将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意味着今后的经济发展[注: 概念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中,不能再依靠劳动力数量的无限供给,而要转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上来。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应通过完善人口政策延长第一次人口红利,同时采取措施提高人口素质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从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蔡昉说。

李建民认为,要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首先正确理解“均衡”的含义。

“均衡,意味着人口要实现长期发展,就要改变人口金字塔的失衡结构,要警惕少儿人口的持续减少态势、劳动年龄人口即将出现的下降趋势以及老年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趋势。”李建民说。

应对人口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给出了未来五年中国完善人口政策的方向。李建民建议,对人口政策的调整,应以生育政策作为起点。生育政策的调整要循序渐进,既要考虑到人口发展的长期态势,也要避免人口的短期波动带来的冲击。因此,要注意政策的过渡和衔接,确保实现平稳过渡。

“生育政策的调整,可以缓解20年后中国高度老龄化的挑战,使总人口变化更加平稳,并再次获得人口红利。这对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长久大计。”李建民说。(韩洁 季明 徐蕊)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