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1936美国主流报刊如何报
日本右翼在日走向主流十
最新热门    
 
美主流媒体眼中的中国百年之1949:国民党大溃败

时间:2009-11-6 10:30:12  来源:不详
的废墟间作诗。

14年前,陈毅就写下了一首古体诗。那是在福建深山的一个夜晚,陈已受伤,他的部队也处于饥饿状态,他们都被国民党包围。他在围困中写下了据称“充满浪漫的革命理想主义”的诗句:

此去泉台召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写下这首诗后,陈毅和为数不多的部队在夜色中安全突围。

此后,在抗日战争中,陈将那些幸存者编入了共产党的新四军。他取道攻入山东,日军已将那里的国民党部队打得元气大伤。于是陈长驱直入进攻已溃不成军的国民党军队,并写下了另外一首诗,以抒发胜利的心情:

又见同侪并马归,红旗十月满天飞…

去年,国民政府为了将陈赶出山东发动了一场规模庞大,但代价惨重的进攻,横跨整个山东,直到沿海城市芝罘。低空扫射的国民党飞机击中了陈毅的座车。他的部队又一次被逼进深山中隐藏起来。但是到了1948年6月下旬,陈又一次证明了他大难不死的能力。陈带领部队把握好时机,通过迅速的机动,转移到国民党的后方。这一战役使陈毅的部队几乎夺回了山东的全部土地。而国民党的山东省省长王耀武将军只好龟缩在省会济南。陈如潮般的部队将有可能冲出山东省的范围,威胁到国民党华中地区整个脆弱的防御系统。陈毅将军甚至用一句诗概括了当时的局势:

故人相见问消息,

敌后荆榛仔细看。

(

蒋介石在庐山上的忧虑

20年来,蒋介石一直统治着中国,他现在有可能让位退出吗?现在,中国国民党党内的士气异常低落,蒋介石的一些忠实的支持者都开始提出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的厄运似乎不可动摇,”一位高级官员说。“人们对政府的信心可谓丧失殆尽,所有人都感到他被笼罩在即将到来灾难的阴影中。在一片悲观情绪中,人们相互斥骂指责,但却发现无路可走。他们到政府工作只是为了捞取个人的好处,根本不是全心全意地支持政府。这就是我们的危险所在。如果我们不能重新振作士气,如果我们不能重新获得信心,政府真地要完了。”

但是如何才能修补好中国已经支离破碎的士气呢?1948年8月,蒋总司令带领几位最为信任的谋士来到经常闭门思过、重省自我的庐山之巅,寻求答案。以下是中国可能面临的几个选择:

*蒋总司令依然担任国家领袖,重整旗鼓在华中和华南地区与共产党进行争夺。

*蒋总司令下台,让位给新生的“改革”政府。(最有可能的是首脑:副总统李宗仁)

*中国可能分裂成地方割据状况。

*共产党可能征服全中国。

共产党表现出实现大范围和解的愿望,因此他们采取的是和谈的政治战略。但是随着今年夏季取得的胜利,共产党对和平的要价高了起来。一位国民党的官员引用了一句中肯的谚语:“能战能和”。蒋周围的那些人,即使是公开反对蒋介石的副总统李宗仁,都站在坚定的反共立场上,不愿意让中国被共产党侵吞。

另外一个可能成为蒋介石接替者的人是国防部长何应钦,他领导着黄埔军校派系。如果,现在看起来很有可能,蒋总司令自己挑选接班人的话,他更愿意选择何而不是李。

一个更不可能的人是傅作义,他是来自西北军中年富力强而相对成功的将领。傅虽然不是黄埔派系中的一员,但可能比起李来更有可能为他们所接受。傅和李都是杂牌军。

无论是李宗仁、何应钦还是傅作义(或者任何一个接替蒋介石的人)都很难团结他们身后的那些国民党人。仅仅在发生地方割据时,人们才可能提到他们的名字。现在,中国国内地方分权主义的趋势已经显现,其中的部分原因是蒋介石听任边远地区的地方军阀自己装备和组织军队。在中国北部,地方政府一直在为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的武装力量购买军火,银元的流通在那也很普遍(中央政府在1935年就已禁止使用)。在满洲地区,卫立煌将军已经招募、装备并训练了4个新的师。如果没有蒋总司令,地方割据的过程更会加快。而如果彼此分裂开后,国民党的那些军事领导人们将会更加容易地成为共产党的战利品。

但是,无论蒋总司令是中国国民党的领袖与否,无论地方割据的趋势加剧与否,共产党都认识到,征服整个中国是非常艰难的。中国共产党的电台最近广播说:“中国革命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人民必须做好准备,进行几年的艰苦斗争……在斗争的过程中,某些地方出现暂时的曲折是可能的。”

在庐山会谈后,蒋总司令似乎决定继续留任。因为,没有其他一个反共领导人能够组建一个既能维持住中国的统一,又能抵抗住共产党压力的政府。但是,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中响应了来自南京国民政府内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