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1949年新旧转换:夏衍在
1946年林遵亲率中国海军
1905年中国国内掀起的第
1973年八大司令员对调 
1926年发生在西安的反围
北京庙会的记忆:从元代
19世纪英国著名画家培根
毛泽东与1937年的刘少奇
1840-1960:义和团运动的
1963年台湾特务谋刺刘少
最新热门    
 
1989:百万民工大流动

时间:2010-1-5 12:41:01  来源:不详
岁的农村小男孩,没想到他对离开了土地的生活还这般有信心。

曾几何时,一夜春风吹去了覆盖在身上的厚厚尘土。他们抛开“离乡不离土”的古训,睁开眼,迈着大步纷纷涌向外面的世界。

改革开放也可说是一种文化撞击,它磁化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准则。文化的变迁在这些农村青年身上也留下了斑驳的投影。

他叫陈平儿,四川达县人,今年才21岁。为了跟我谈话,他把刚买到的盒饭放到一边。我再三劝他边吃边谈,他却一本正经地说:“那咋行嘛,太不尊重。”我笑了笑,他还很讲究的。

他告诉我,他是17岁那年出来的。长江以南的位置他基本跑到了。先在昆明干木活,后来又去贵阳架电线,去年3月才到东莞做皮件。不到半年,老板就看重他,让他当一个有40多人的车间的小头。今年初,老板还提携他去厦门做了两笔生意呢。

“不简单。”我夸道。他也有些得意。我又说:“今后好好跟老板干,会有前途的。”

“嗐!”没想到他潇洒地挥挥手:“那有啥子意思。我呀,再见识见识,最多再干半年,就准备回达县开一个小厂。”停了停,他又说:“至于以后嘛,那就很难说了。”说完,还颇有意味地睨我一眼。

这一眼很让人振奋。保守,狭隘,容易满足的小农意识与这种眼神是格格不入的。

连日来,我混迹于盲流队伍中,与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各地民工交谈。我发现,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很随机:跑买卖,搞建筑,开小店,当雇工……啥都干。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并没有“轻信谁”,也没“被骗”。只是抱定“打工赚钱,看看世界”的目的,就义无反顾地走出了生息繁衍的家园。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之中许多人没出过门,文化程度也不高。但一谈到南方,都如痴如醉,倾心向往。

确实,改革10年来,南方沿海城市一直走在前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现代文明也逐步渗透。正是这片春风荡漾的热土,吸引了长年蛰居在相对闭塞的农村的广大农民,他们生命的活力开始得到展现,他们从千百年的沉睡中渐渐觉醒。这种吸引力,一方面给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又使农民自身得到现代商业文明的熏陶,从而为今后走向工业社会准备了更多的条件。从舞厅到酒家,从录像室到体育馆,从文化中心到艺术角……他们在这块热土上生活着,工作着,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我想,若干年后,一旦他们回到家乡,一定会凝聚起新的社会生产力,而城市的现代文明,也将给封建意识颇浓的农村形成强大的冲击。

纵观世界发展史,农业人口大量流向城市似乎是工业化国家的必经之路,周期性地爆发,由此而不断调整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那么,今日中国百万民工大潮掀起的波澜,给予人们的当然不仅仅是忧患了。

(

备忘三题

3月6日中午,武昌站。

据了解,这两天从武昌南下的民工已经不多了,倒是每天都有数千从各个地方返回。每天滞留南站过夜者,仍有千余人。

下午4时,突然下起小雨。早春的雨飘飘忽忽,陈旧的候车大楼更显得忧郁和疲惫。候车厅里挤满了人,部分民工只得待在广场上。他们五个一群,十个一伙,用大塑料布罩住行李,自己则几个一堆地挤在一把把旧雨伞下。

我默默站在一家商亭的屋檐下,蒙蒙的细雨似乎滤去了一切嘈杂,南站已经安静多了。望着这些形容倦怠的民工,我突然有些感伤。想到土地对他们的驱逐,想到城市对他们的拒绝,我觉得,真正应该做的事,也许才刚刚开始。

备忘之一:盲流流向哪里

劳动力流动一开始就是一个经济的社会的现象。一般都是流向生活资料相对丰富、就业机会大、收入比较高的地区。

这次百万民工大流动说明:既然城市有着比农村更良好的生活环境,既然已经取消了对农民活动区域的限制,给农民以择业的自由,那么农村人口(尤其是剩余劳动力)的城镇化将是一股难以遏制的洪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正是近几年经济搞活,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然而,更现实的问题是什么呢?

土地的拮据,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将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剧增。

据世界银行调查统计:我国农村现有剩余劳力1亿7000万,并且,在今后10年内,这个数字将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递增。结构性、潜在性、流动性无业人员大量存在。

有人分析,这次突如其来的盲流事件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崩堤”。

且不管人们对此如何评说,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何方转移?

劳动力的转移无非依据两条途径:一是在不同地区空间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