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唐代大画家周昉 比唐伯
死相堪比戚夫人的薛贵妃
春秋时代螃蟹也能成灾 
张良为何能躲过刘邦发动
古代官场的“性贿赂”:
明朝真实的“孙悟空” 
揭秘:中国哪一个朝代的
清华教授钱逊:历史上士
揭秘唐代的“城管”:以
揭秘:千古一帝唐太宗李
最新热门    
 
古人的“环保购物袋”:茅草拎鱼 荷叶包肉

时间:2012-4-26 10:16:01  来源:不详
,至德二年(757)置集贤院大学士,元和年间后,皆由宰相兼领。],他曾做过皇子们的老师,地位可谓不低。当他还没出人头地的时候,每天早晨都要去市场买米(每晨沽米于市)。他用来装米的不是筐也不是布袋,而是头顶的帽子,史称“辄脱破帽如盂仰而盛之”,再捧在胸前一路溜达着回家。

北魏贾思勰“种三十亩,一年斫十亩,三年一遍。岁收绢百匹,永无尽期”的轮次采伐思想,被唐代人继承,他们很少伐木作薪,但凡烧火首先考虑采用的是枯枝。《全唐诗》收录的储光羲[注: 储光羲(约706—763年),山东兖州人。唐代诗人。其诗以描写田园山水著称。为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储光羲于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与崔国辅、綦毋潜同榜。]的《樵父词》有这样的诗句,“枯枝作采薪,爨室私自知”。陆龟蒙[注: 陆龟蒙(?~881年),字鲁望,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陆元方七世孙,其父陆宾虞曾任御史之职。]在诗文中也提到一个名词“养”,是为“山家谓养柴地为养”,说的是樵夫们把山林当作循环利用的养殖基地,渐次种植砍伐,而非一砍了之。

宋代的欧阳修[注: 中文名: 欧阳修 别名: 欧阳永叔,醉翁,六一居士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绵州(今四川绵阳) 出生日期: 1007年 逝世日期: 1073年 职业: 文学家,]自幼即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他学习写字的时候,用的不是笔纸,而是挥舞荻草秆在地上写,当然,这么做并非真的因为欧阳修懂得环保,他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宋史》记载,欧阳修“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注: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①,守节自誓②,亲诲③之学,家贫,至以荻④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⑤成诵。]”,但客观上的确省下了不少笔墨纸砚。和欧阳修类似的,还有岳飞。清代钱彩在《说岳全传》中写道,同样因为家境贫寒,岳飞选择用杨柳枝和沙子习字。

毋庸置疑的环保书法家还得说是怀素。他为了练字,专门找荒地种了一万来棵芭蕉树,待树长成,摘取树叶铺在桌子上当纸挥毫泼墨。本来种树已经积了功德,何况又拿树叶写字,绝对百分之百的环保主义者。

说起写字,还得提王羲之。他运气实在不好,不知是谁编排的故事,让王老师无缘无故地背负了污染环境的黑锅。几乎尽人皆知,王羲之练字刻苦,洗毛笔搞黑了一池子清水。其实这事儿在《晋书·王羲之传》里根本找不到记载,倒是东汉的书法家张芝,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故事。

宋代刘餗在《隋唐嘉话》中记载,“隋高颎仆射,每以盘盛粉置于卧侧,思得一公事,辄书其上。至明,则录以入朝行之。”高级干部比较有钱,不用沙子,而用粉,不知是面粉还是香粉,不过终归可以反复利用,比动辄执笔泼墨强得多了。

苏东坡曾说过“昔人以海苔为纸,今无复有”。海苔的产量大,但是质地太差,而且不好保存,虽说沾着环保的先进性,却难以推广应用。

古人有利于环保的购物包装和节约纸张的行为,值得我们借鉴。只要用心,环保就离我们非常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