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代湖南首富朱昌琳 竟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清代官场多有“潜伏”者
忆三十年前我经历的山西
山西省第三届动漫艺术节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的碑文
揭秘:清代曾有一次流产
邓小平和江青在山西大寨
清代性文化的严酷控制
探寻山西“万年冰洞” 
最新热门    
 
清代山西主要农田水利活动

时间:2007-3-9 16:48:59  来源:不详
十大堰”全为土堰,为季节性拦河设施,春天起,晚砍倒。虽比无坝引水的技含量高,但各个工程,皆不能产生枢纽作用,因为没有水闸,控水能力相当低,而且人力财力耗费多。由于科学技水平的限,那时人们就是这样用如此不太经济也不太便捷的工程手段来进行灌溉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不厌其烦地进行周而复始的坝堰建,坚持不懈地、不遗力地积极取用汾河水,以为农业服务,实乃精神可嘉。这些水利工程的灌溉围,包括晋中地方的太原、太、交城、祁县、平遥等县之190多个村庄的40多万亩土地⑴。 

    与“十大堰”配套使用的是引水沟渠,最为突出的工程举措是在太原县,清雍正以后至道光年间,太原县东之汾河上先后有用以灌田的引水渠27道,多数为明代开凿的老渠,清代新开者不多,但维护和运行得很好。其中,洪武年间(1368年至1398年),太原县各村镇联开凿白马渠、通义渠等14条引水渠,并且在开挖长安渠、龙首渠、白马渠时还实行跨县区的多村协作的大联形式一一太原县、阳县、榆次县3县人民共同参加,3渠总长355里⑵,各县农民分段施工,人力、物力统一调配,从而壮大兴办工程的物质力量,节省时间,避免贻误农时。跨县区的多村协作的大联方式,除在汾水排灌工程实行外,还曾在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