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从经学复兴到考据成 学
晚清陆王心学复苏的若干
晚清古学复兴中国旧学纳
最新热门    
 
论墨学复兴与近代民间世风伦理的转变

时间:2007-3-9 17:13:18  来源:不详
伦理观念是很适合于近代民间世风伦理层面求得生存的起码要求的。从明中叶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和市民阶层大量产生,长期以来的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再也不能维持整个社会体系,靠出卖劳动力和经商谋生的破产农民占了中国市民阶层的大多数,另外,随着社会的激烈变革,在民间基层社会管理上,“官”与“民”的二元组织系统逐渐清晰,其中“民”即“民间”,它还包含了家族、乡族、会社、帮会、会馆等子系统,并且这些组织内部多建立在互相需要的基础上。在这么一个庞大的民间系统里面,处于近代复杂的*、经济条件下,处于统治阶级、列强侵略的夹缝之中,求得维系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为平民小生产者,这种经济基础上,“兼相爱,交相利”是他们唯一可选择的伦理范式。所以民间出现的趋利之风与墨家伦理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在这个基础上,“从商热”促使传统的“重本抑末”观念首先在民间世风伦理中瓦解,代之而产生的是与近代工商业化相一致的重商、兴商观念。而这一时期的商人大部分是靠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而发家致富的,又与墨家融“利”于“义”的观点是一致的。墨家主张以“义”来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要获取利,必须以义正人,即所谓:“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尚贤上》)倘若有人“不与其劳,获其实,以非其所有取之故”(《天志下》),那是不义的行为,这样就把“义”与“利”沟通起来,为民间商人所吸纳。

  (二)近代民间世风伦理中的“尚富强”倾向其实正是墨家思想中“强”、“力”与“非命”观念的体现。

  墨家思想的基础与出发点,可以说是强调劳动特别是物质生产的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亦即所谓“强”、“力”的观念:“赖其力而生,不赖其力者不生”(《非命上》),“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暖,不强必寒,而不敢怠倦”(《非命下》)。这是一个简单的真理,在以小手工业及小农生产为主的人群之中再真实和严峻不过了,何况当时我们民族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积弱已久,所以无论从大的方面——国家,还是从小的方面——自身,“尚富强”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愿望,而“从商”、“趋利”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富、强,这在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中也有体现。所以墨家思想中的“强力”观念不可能不首先为民间伦理层面所选择,只不过是没有人具体落实在文字上罢了,其实质就是“强”、“力”观念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与近代以来要求富强的呼声融汇在一起,形成了民间人们生存方式的终极目标,既实际又可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