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大明万国舆图:400年前
百年前被清兵击毙的德国
选择新中国公安部的办公
回眸:中国人最早以为美
美国公布的志愿军牺牲的
历史、虚构与叙事论述论
中国代表团接受九国公约
帝国主义武装万国商团镇
《万历十五年》
慈禧太后与外国公使夫人
最新热门    
 
《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

时间:2007-3-9 17:25:13  来源:不详
朝鲜立约,称为平等之时,毫不过问,岂不曰中国固加于日朝一等哉……中国不谙外事,惟知高自期许,于他人蔑视之耻,偏淡焉其若忘。呜呼,惜哉!吾甚愿中国化其视日朝为平等之心,并化其自视加人一等之心,遂化泰西视我为降等之心,则中日可为同等者,东西亦无异等,耻辱雪而等威定矣。”(注:《万国公报》(24),卷76,第15193、15194页。)很显然,林乐知将中日冲突的起因,最终归结为中国自大,蔑视日本。同时,复将日本说成是欲登朝鲜于衽席和敢于与中国争平等的仁勇之国。其颠倒是非,莫此为甚!这不仅与《万国公报》前期的立场相矛盾,即是与上述“中国有曲处,日本无是处”的说法相较,也已是大相径庭。所以,毫不奇怪,有中国士人指责林乐知“不正日本之罪,而反招中国之过”。但后者一意孤行,随着中国败局渐趋明朗,其偏见也变得更加赤裸裸了。6月,《万国公报》卷77发表《中东失和古今本末考》,内含明万历年间丰臣秀吉两度侵朝所引起的中日交涉的部分文件。明军援朝,两败丰臣秀吉,久成中朝联合抗敌的历史佳话。(注:参看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3册第八章,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林乐知不是藉此去揭露日本扩张侵略的历史根源,相反,目的却是要强调现实中的中日战争不过是两国历史上恩恩怨怨的延续,从而进一步抹杀了是非,实际上是为日本的侵略行径做掩饰。不仅如此,他在“总跋”中甚至公然歪曲历史,说:据所译日方的文件,“几疑曲在中国”。特别要指出的是,文中还收有译自西文的张佩纶与李鸿章的奏疏各一通:《前左副都御史张幼樵副宪奏请豫防东患疏》和《合肥相遵议豫防东患兼定征东良策疏》。林乐知如获至宝,据此强调说:近30年来,中日“诈虞未泯,猜忌渐深,孰是孰非,孰曲孰直,具备两造各执一词,虽具老吏断狱之才,而竟委穷源,岂能爰书之骤定”?张、李二疏说明,自琉球被灭后,中国不动声色,“实有图日之意”。林乐知称,有人说“中日之役,日本有心以图中华,中国无意而遇敌”,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若必欲区分是非曲直,中国固然可以自以为有理,但日本又何尝不可以振振有词?实际上,数年前有西人问日本大臣何以备战,后者就曾回答说:“防中国也,不得已也。中国屡思泄忿于我,我若偶不经心,祸不旋踵矣。”林乐知再一次颠倒黑白,干脆将日本说成是受害者了。

人所尽知,自16世纪末丰臣秀吉初步统一日本和两度入侵朝鲜起,日本便开始了酝酿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而其最终形成正是在明治维新之后。这集中的表现即在于“征韩论”喧嚣一时,并实际上成了日本部分军阀所奉行的国策。故有人提出:“朝鲜国北连满洲,西接鞑清之地,绥服此地,实为保全皇国之基础,成国今后经略万国之基石,倘被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