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周恩来评白崇禧:有指挥
从历史看邓小平与华国锋
被厄运纠缠的南亚三大政
政治斗争: 朝鲜的“延安
从急独派到急统派:台湾
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的政
光绪死于慈禧的政治安排
国民党党史展览有政治考
可口可乐中国历险记:卖
金代*制度
最新热门    
 
宗藩*的瓦解及其对远东国际关系的影响

时间:2007-3-9 17:28:52  来源:不详
击外来侵略同维护对属国的宗主权是一致的。在日本侵朝问题上,清政府采取了一种先前未曾有过的积极干预政策来“代替宗主权的消极行使”,动员全国的兵力、财力同日本相角,以尽自己保护属国的责任和义务。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造成了对朝鲜宗主权的丧失,而且直接动摇和削弱了清政府自身的统治,加重了中国的危机。

  再次,宗藩*的瓦解还同属国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文化冲击后所引起的对宗主国——中国的背离倾向分不开。

  西方民族强暴的侵略和扩张的同时,又不自觉地裹挟着一种不能用意志和感情化解的历史内容,那就是逼着东方各国改变传统的封建制度。它们在对东方进行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近代文化,既有坚船利炮到声光化电之类的自然科学技术,也有社会*、经济、法律、制度乃至民权、世界观、历史观、思维方式、价值标准等等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这些如同酵菌一样,不同程度地催化着东方各民族,并由此引起种种社会变化,对传统的东方国际社会秩序造成震荡。朝鲜在西方资本主义和明治维新的日本影响下,特别是在与各国立约通商之后,在士大夫官僚中出现了一股要求改革、学习西方的*倾向,以金玉钧为首的开化党,希翼摆脱宗藩地位而求国家自主,无疑代表了近代变局刺激下的合理愿望,是无可非议的。但不幸的是,他们力求自主而依托于日本,为求摆脱藩属地位,结果却染上了亲日*的色彩,成为日本向朝鲜侵略扩张的一股*势力,因此遭到朝鲜国内广大人民的反对。这种亲日*倾向,终于酿成了1884年亲日派诛杀“心服中国者”的“甲申政变”。

  四,宗藩*的瓦解还同宗藩*本身的弱点有关。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以朝贡为形式的宗藩*是一种自然的、不成文的、不具法律效力的国际关系。这种国际关系到了近代以后,当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向着中国和这些属国“发展他们的野心时,就显得十分无力,难以抵挡列强的奴役和掠夺”。(注:兴登:《中国与日本的主要问题》第9596页,林海译。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译:《外国资产阶级学者是怎样认识中国历史的》第一卷,第233页,三联书店1958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