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戊戌变法中的李鸿章:竟
商鞅变法不是一次成功的
张居正变法与万历怠政(
官僚*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化
论戊戌维新时代关于 习
戊戌维新派认识、抉择西
论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学术
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
重论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
最新热门    
 
戊戌变法时期第二次公车上书述论

时间:2007-3-9 17:37:55  来源:不详
急进法”进行维新,“以彻底改革,洞开民智,以种族革命为本位”(《梁任公年谱长编初稿》卷一,第77页。)。怎么事隔数月,变化竟会如此之大?

  这一方面是与当时新、旧两党斗争形势有关。1898年春,在慈禧的策划纵容下,由荣禄、刚毅等人出面,疯狂对维新派进行攻击,他们指责康有为等心怀叛逆,无父无君,“转谓祖宗成法为无用,欲尽驱入夷狄之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三月二日,刚毅《为时事多艰,直陈愚悃折》。);认为维新派的“狂煽颠倒,杂乱文体,诬蔑正教”,势必会造成“人心日涣,害且有不可胜言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御史潘庆澜《敬陈管见折》。)。荣禄甚至狂叫:“康有为立保国会,现在许多大臣未死,尚不劳他保也。其僭越妄为,非杀不可。你们如有相识入会者,令其小心首领可也。”(《康南海自编年谱》,见《戊戌变法》第四册。)紧接着浙江举人孙灏将保国会章程逐条批驳,指斥康有为“将欲为民主教皇”,并认为外患不足畏,而康的民权之说定会使天下大乱。孙灏还将恶毒攻击维新派的文章,“付之梨枣,京外散分”。(《康南海自编年谱》,见《戊戌变法》第四册。)一时京师气氛十分恐怖。许多人为之震慑。一些曾经附和维保者则动摇、变节,李盛锋、文悌便是其中的代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康有为悄悄收起了“开国会”、“兴民权”的旗帜,而改以孔教会的教义来广联人才,挽救世变。

  事实上,康有为的这种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绝不能仅仅将此转变归咎于康有为个人的怯懦,而是他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具体表现。康有为出身于一个世以理学传家的名门望族,幼年所接受的是严格的封建正统教育,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伦理道德对其影响很深。当时,康有为还没有机会系统地阅读关于西方*、经济、道德、法律等方面的书籍,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尚缺乏全面的深刻的了解,把尊孔忠君作为爱国保种的思想基础。他留恋于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认为孔孟学说中无所不包,甚至以为西方资产阶级那一套*制度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有反映。在“外侮频仍,不能立国”的民族灾难刺激下,他奋然“以经营天下为志”。然而,康有为毕竟还只是从封建士大夫营驿中分化出来的人物,在他身上还较多地保留着儒家传统思想的痕迹。在中国封建的“旧学”与西方“新学”对垒中,康有为一面向传统的祖宗之法挑战,热心提倡新学,这在甲午战后到戊戌春季之前,表现的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却又不能摆脱“旧学”的束缚。在“新学”与“旧学”尖锐冲突中,

 << 上一页  [11] [12] [1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