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欧美日的张謇研究
论嘉庆初年的 咸与维新
孙中山与张謇的农业近代
戊戌变法与维新派的对外
保皇派与维新派政纲比较
晚清驻外使领与维新运动
张謇与中韩文化交流
英国与维新运动
孙中山的对外开放与维护
张謇与近代化模式
最新热门    
 
张謇与维新运动

时间:2007-3-9 17:41:25  来源:不详
《变法通议》,《饮冰室文集》,第1册,中华书局1926年版,第32 页。)其三,张謇反对“伸民权”,主张“去官毒”而“保君权”。康梁起初主张“伸民权”,而反对“保君权”。但当他们一经接近清朝中枢政权,就立即改换调门,正像梁启超所说的:“中国倡民权者”以康有为为首,“然其言实施政策,则注重君权”,旨在“以君主之权,行民权之意”(注:梁启超:《康有为传》,《戊戌变法》,第4册,第34页。)。 当然,康有为的这种转变,并非是放弃民权,而是以退为进的权宜之计,最终目标,依然是改变君权“乾纲独断”的局面,“立宪法,设议院”,实行“君民合治”的君主立宪制度。其四,张謇主张变法应该是“平和、中正、渐变的改进”,而康梁等则“用激烈雷霆式的手段来变法”,主张“扫荡桎梏,冲决网罗”(注:谭嗣同:《致汪康年书》,《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93页。)。 康广仁也批评乃兄“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并说乃兄“亦非不知,以为死〔生〕由命,非所能避。”(注:康广仁:《致易一书》,《康幼博茂才遗稿》,第1页。)

  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因素,决定了张謇对维新运动采取“若即若离”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有利于维新运动的开始兴起,却不利于维新运动的深入发展,从而表明当时张謇尚未作为一名“志同道合”的同志而跻身于维新派的行列,还只是一位刚刚把人生道路转移到资本主义方向、在*上属于以翁同hé@①为首的帝党阵营、在思想上倾向于张之洞、刘坤一两位洋务派殿军的进步人物。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龠右加禾

    @②原字为韬的繁体

    @③原字为元右加制的右部

    @④原字为乃下加鼎

    @⑤原字为红的左部右加寻

    @⑥原字为忆的左部右加栗

    @⑦原字为马右加戒

 

 << 上一页  [11] [1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