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孙中山一生三次到北京:
1945年孙中山之子孙科被
孙中山在这里当选临时大
马君武拳打宋教仁 受到
萧龙友为孙中山诊病
《孙中山之死》南京遭禁
中山陵为何没有墓志铭
孙中山不赞成“鼓掌通过
孙中山家族后人生活现状
松本楼:昔日招待孙中山
最新热门    
 
孙中山*近代化思想评析

时间:2007-3-9 17:42:10  来源:不详
侵略和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三大任务熔铸于“民族主义”的大统一体中,使之成为一种团结全体中国人的强大的凝聚力。这对挽救近代以来一直是“一盘散沙”和“积弱”“衰败”的中华民族,把中国*真正纳入近代化轨道,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孙中山*近代化思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第二,孙中山主张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使*结构分化。这里所说“中央集权”是指政府的政令能直接达于每个国民,人民与政府之间能直接建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结构的分化”则是指把各种*事务详细分工,分别设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来管理。这实际也是近世资本主义各国在*近代化中的重要的举措。孙中山从晚清和民初的历史与现实中,已经看到地方政权势力膨胀后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封建军阀浓厚的地方主义色彩,使得中央政府只不过是控制了中央的一派势力,并不能代表全国。在乡村,乡绅居于政府与人民之间,使政令不易达于每个国民,中央政府的近代化措施无法推行。因此,孙中山主张中央集权,建立“全能政府”。他认为,政府权力是“集中力量来为人民办事”的权威,政府愈有权力,就愈能为人民服务,“一个全权、全能、为民所用的政府”的确是*中“最好的事。”(《国父全集》第1册,第141页。台北1973年。)《临时约法》和《临时大总统宣言》中有多处反映了孙中山的这一主张,即实现*上的高度统一,克服各自为政的现象,建立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这对于推进中国*近代化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为了更有效地行使中央政府的权力,孙中山还提出了“权能分开”和“五权宪法”、“五院制”的主张,特别是关于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制的确立,是孙中山吸收了中外各种政权,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近代政府的各种长处后而形成的。这种“*结构的分化”的思想,体现了中国近代政府由传统的无为政府,向孙中山主张的近代化的有为政府的转化。

  第三,孙中山主张*文化的世俗化,反对传统的*。所谓“世俗化”是相对于“圣化”或“神化”而言的,中国社会*文化的世俗化,即脱离神权*的过程。“从圣化的社会变迁到一个俗世的社会,这个过程叫做世俗化。在圣化的社会里,社会的结构、行为伦范、甚至为学致知,都以远古时代传袭下来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