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新研究:争夺女性是700
1979年官方研究苏联变修
康熙经历大地震五六次 
土墙里扒出家族族谱 有
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
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
美国清史资料及其研究情
美国清史资料及其研究情
漫说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
50年来的海外中国近代史
最新热门    
 
研究洋务运动应注意三个区别

时间:2007-3-9 17:44:48  来源:不详
中国历史所应走的道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如果无视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无视洋务派集团内部的区别和分化,把“洋务”和“洋务运动”看成是曾国藩,特别是李鸿章的“个人事业”,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或者看成是李鸿章个人意志和“卖国投降”的产物,那末,“洋务运动”的研究就会变得简单容易得多了,揭露和批判洋务派的反动立场,痛斥一番他们的“崇洋媚外”、“卖国投降”,再找一些足以“证明”这种“崇洋媚外”、“卖国投降”的事例和材料,其事毕矣,而这种“证明”材料,可以说俯拾即是,论点和论据都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但是历史实际却没有如此简单。我的意思是说,研究洋务运动,要从洋务运动的历史实际出发,对不同时期的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逐个地进行分析研究,既要看到他们的共同点,也要看到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区别,结合和分化,从而对洋务派的阶级属性、*倾向、历史作用、思想*影响等等,作出客观的、符合历史实际的分析和评价。笼而统之的批判和打倒,笼而统之的肯定和赞扬,都会流于片面和偏颇。以往,我们的历史研究工作吃这种绝对化、简单化的亏实在够多了。 

第三,对于洋务派代表人物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也要加以区别。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是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是一致的,统一的?看来并非如此,历史的和现实的许多事情,都可以说明,在许多场合,许多人物,他们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往往是不一致或者不完全一致的。洋务派的办“洋务”、行“新政”,从主观动机来说,是要“求强”和“求富”,而并不是存心投降,蓄意卖国。但由于他们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又是在帝国主义已变中国为半殖民地、进而企图瓜分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幻想用办“洋务”来保持和加强清朝的封建统治,达到“中外和好”,富国强兵的目的,这就不但违反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和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帝国主义也是不允许的。结果是“洋务”破产,求强不得,求富不能,事与愿违。这可以说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不一致的一种表现;还有一种表现,洋务派举办“洋务”,本意是为了巩固清朝统治,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可是办“洋务”的结果,却在客观上加快了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产生,为自己造成了掘墓人。这又是洋务派所始料不及的。就洋务派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关系而论,我想不能得出这样一种结论:洋务派出于“卖国投降”的动机,招致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后果;或者是出于“实行新政变法维新” 的动机,造成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登上*舞台的效果。如果这样,那就成了洋务派不是坏心办坏事,就是好心办好事,我看两者都不是。洋务派办“洋务”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很不一致,这是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所使然,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