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李登辉称当年抛“两国论
马寅初“人口论”遭批判
1980年引发全国关注的“
略论民俗信仰与义和团运
略论清初经济恢复和巩固
论 摊丁入亩 (一)
论 摊丁入亩 (二)
论 摊丁入亩 (三)
论 摊丁入亩 (四)
略论马尾船政局
最新热门    
 
略论 同治中兴 清政府书院重建政策

时间:2007-3-10 9:02:06  来源:不详
亥科起,新进士引见分别录用后,教习庶吉士,务当课以实学,治经、治史、治事及濂洛关闽诸儒等书,随时赴馆,与庶吉士次第讲求,辨别义利,期于精研力践,总归为己之学,其有余力及于诗古文词者听之。”[14]此谕明确表明了清廷兼综汉宋,崇尚实学的倾向。在此政策引导下,各省督抚躬行实践,在各地书院倡导崇尚实学、讲求经世致用的学风。

如洋务大吏丁日昌于同治三年(1864)在上海南园创设龙门书院,其办学原则即是不专重举业,而着重实学,“月课性理、策论,期有合于胡安定经义、治事立斋之意,故不以举业诗赋列入课程,有志之士自亦不欲以遇合之心夺其学问之实也。”[15]龙门书院的设立,对当时的学风影响很大。曾国藩称:“不独沪上浮靡之风为之一变,即遐迩志士,亦当闻而兴起。”[16]士子欲入龙门书院学习,但名额有限。为解决此问题,同治十一年(1872),苏松太道沈秉成又仿照龙门书院,设立诂经精舍。当时《申报》曾有社论云:“沪城书院固不一,而自龙门以外,率以制艺为宗,间及诗赋,无有以经史切磋者。又地为通商巨埠,五方辐辏,士多寄籍,于是即欲肄业龙门,而额隘殊难容众。是以今观察沈公,有诂经精舍之建,……其课士不尚诗文,专讲经史。……惟此六经三史之精,实经济文章所自出,故以此嘉惠士林耳。”[17]

同治十二年(1873),陕甘学政许振祎奏设陕西味经书院,强调书院定章不同于其他书院者有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书院专课诗文,味经之设则要以实学为主,令诸生逐日研究《钦定七经》及《通鉴》《史》、《汉》、《大学衍义》、《文献通考》等书,引之识义理、稽故实,手抄口诵,日渐淹贯,匪惟腹笥可充,即政事亦差知大略。”[18]

此类书院为数众多,如江苏南菁书院、广州广雅书院、武昌两湖书院等。这些书院课程以经史、性理为主,以诗文词为辅,明显顺应了清廷崇尚实学的导向,表现出力破书院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