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论香港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最新热门    
 
乍浦港与清代中日贸易、文化交流

时间:2007-3-10 9:03:45  来源:不详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以后,由于发生了鸦片战争,中国东南沿海遭到英国等殖民主义者侵略;不久在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又爆发了太平天国革命,中国国内政局不稳,战火连天,于是去日本的贸易商船就就逐渐减少了。

总的说来,随着中日两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迫切要求发展对外贸易,加上中国对日本铜的特殊需求,因此中日贸易仍然能在各种限制的条件下继续进行。

清代时到日本进行海外贸易的商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官商”,一种是“民商”。“官商”亦称“皇商”,他们多是由内务府指派的商人。这些人享有许多特权(如免税、可以出口禁运品等),并具有垄断性质。他们往往是由国家预先支付资本,然后再为皇家或官府采办货物,从中赚取丰厚利润。当时著名的“皇商”主要有山西介休范毓馪、范清洪、范清注等为主的范氏家族,江南织造曹寅弟兄,苏州织造李煦一家,以及两淮盐商、长芦盐商王世臣、钱鸣华、钱继善、王履阶和程洪然等人。这些人多是晋商或徽商,本来就财力雄厚,往往还兼任官职,所以很具有实力。但“皇商”一般并不是亲自航海去日本长崎进行贸易,而是雇用乍浦等地的船只和专门从事长崎贸易的行商,去完成任务。“民商”亦称“额商”,他们的特点是要自备资本,“先铜后帑”。一般他们从日本购买的洋铜十分之六要卖给江浙两省官府,剩下的十分之四才能自由处理,获利颇高。康乾时期著名的“民商”主要有杨裕和、李豫来、费顺兴、程荣春和刘云台等十二人,统称之“十二家额商”。

清代前期,特别是康雍乾嘉时期,乍浦港对日贸易十分繁盛。帆樯、商贾云集,五方人烟辐辏,“绾海而栖者数千家”[10],据说当时仅商业人口一度就曾达到过六万余人,真可谓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里不但集中了江浙商人,而且还云集了不少来自福建、广东、安徽和北方的一些商人,甚至还有日本的商人、漂流民[11]等。为了进行商业竞争,以及更好地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于是他们按照各自的籍贯,建立了同乡会,俗称“会馆”,其中以“闽汀会馆”、“鄞江会馆”、“潮州会馆”、“三山会馆”、“靖漳会馆”、“绍兴会馆”、“晋江会馆”、“赤城会馆”、“莆阳会馆”等最为有名;按行业建立同业公会的称“行会”,也叫“公所”(有的亦称“会馆”), 其中尤以糖、铜、靛、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