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八次过关未断头:红军书
1949年前:西方文明与传
试论义和团运动与中国传
对清代商品经济的估计及
记 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
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序列
刘凤云明清城市的坊巷与
唐力行徽州方氏与社会变
李琳琦传统文化与徽商心
赵  毅  张明富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传统书院的现代转型——以无锡国专为中心

时间:2007-3-10 10:32:41  来源:不详
史》时,专门表彰“吾师唐蔚芝先生”之“以古文为天下倡,性情文章,均近欧阳修”(注:陈柱:《中国散文史》,第310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形成极为鲜明的对照。
    与钱基博态度相近的,还可举出被唐文治奉为上宾、高价聘请的陈衍。在《茹经室文集三 编 序》中,陈衍大力称许唐文治“晚讲学乡邦,于举世不悦学之日,独以通经致用为根本要图 ”,并提及“其作为文章,于平日读书见事所得力,遇题而左右逢源”。不说才情与学识 ,而突出“益以数十年宦海世途之阅历”(注:陈衍:《茹经室文集三编序》。),其实也是对唐的文章不太以为然。钱钟书《石语》中记录下陈衍这么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时人的真实想法:“唐蔚芝学问文章,皆 有纱帽气,须人为之打锣喝道。余作《茹经堂》三集序驳姚惜抱考订义理词章三分之说,而别出事功一类,即不以文学归之也。”(注:钱钟书:《石语》,第4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理学不如马一浮,朴学不如章太炎,就连文章也都不被陈衍等文坛宿将看好的唐文治,其 主要贡献在教育。作为教育家,唐文治有眼光,有胆识,有恒心,其独力支撑很不时尚的无锡国专,为二十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留下另一种可能性,值得尊敬与同情。
    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教育来说,1950年是个关键的年头,不只无锡国专消逝了,无数个性鲜 明的私人学校都不复存在。这一年,梁漱溟曾上书中央,建议设立民间的中国文化研究所(注:《一九五○年向领导党建议研究中国文化,设置中国文化研究所之草案》,《梁漱溟全 集》第六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熊十力则曾希望恢复三个私人讲学机关:欧阳竟无创设的支那内学院、马一浮主持的智林图书馆,以及梁漱溟执掌的勉仁书院,目的是“存旧学一线之延”(注:参见熊十力《论六经》之“结语”,上海:大众书局,1951年。)。如此低调的申辩, 仍未能获得谅解。
    此后的很长时间里,私学被彻底取缔,思想大一统的局面日益僵硬。
    进入八十年代后,私人办学逐渐放开,可步履十分艰难。比如,中国文化书院至今未能正 规办学,筹划已久的无锡国专复校,看来也希望渺茫。表面上各种民办高校迅速发展,学生数量激增,但缺了唐文治当年孜孜以求的“正人心,救民命”,毕竟是一种很大的遗憾。
    退一步说,即便做不到“正人心”,也无法“救民命”,若能在“继绝学”方面有所贡献 ,也都值得尝试与鼓励。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