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没有相关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愤悱·讲画·变力——对外反应与中国近代化

时间:2007-3-10 10:32:46  来源:不详
  最早注意到洋务派这种集团力量的是容闳,他在1863年描述曾国藩幕府盛况说:“总督幕府中亦有百人左右。幕府外更有候补之官员、怀才之士子,凡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等专门家,无不毕集,几于举全国人才之精华,汇集于此。”(《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4页。)到甲午战前,洋务集团以及与洋务事业直接间接相联系的各色人等,确已形成一股有相当声势的变力。但是,与庞大的顽固守旧势力相比较,这股变力仍然显得过于弱小,而且其本身又有很大局限。即以在洋务集团中起主导作用的督抚群体而言,真正具备近代头脑的人几乎还没有出现。按照熟知内情的郭嵩焘的说法,甲午战前堪称“洞悉洋务”的督抚只有三人:“合肥(李鸿章)能见其大,沈尚书(葆桢)能得其实,丁中丞(日昌)能得其精。”但是,郭嵩焘又批评他们未能超越“中体西用”框架,“徒能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也。”情况很清楚:西方国家的文明进化,涉及社会制度、*体制、科学技术、文化学术、风俗习惯各方面的革新与进步。如果离开整体环境的变革,孤零零地去考求西洋*,引进外国军事口令、阵法、条例,乃至办若干工厂,辟几条航线,那就只能造成“桔逾淮而北为枳”的悲剧结局。

  甲午战争的惨败证实了维新思想先驱者的远见卓识。于是,康有为明确提出变力问题,即所谓“其变力大者其治功大”,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它缺少如同彼得改革那样的“雷力”。康有为不仅强调变革的力量、力度,而且还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辨析力的素质。他认为,凡能实现变政者,必然是“才武、志深、力雄、气猛”,所以能锐意改革,推移旋转,举重若轻。而同光新政之所以失败,则由于主其事者“才文、志浅、力薄、气弱”,所以因循苟且,难以成事。

  维新派批评洋务派缺乏“才武”的气质,可是他们自己却没有如同洋务派那样能够直接掌握武装。他们把寻求更大变力的希望寄托于两方面,一是皇帝,二是民间。他们仍然是君权主义者,但他们力求把强大的君权化为推动变革的伟力。康有为劝光绪皇帝,要像大彼得那样,做大有为之君,“知时从变,应天而作,奋其武勇,破其千年自尊自愚之习,排却群臣阻挠大计之说”,这样才能“雷动霆震,万法并兴”。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