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嘉庆朝整顿钱粮亏空述论
论嘉庆初年的 咸与维新
嘉庆朝政述评(上)
嘉庆朝政述评(下)
嘉庆亲政
嘉庆朝治河、理漕与海运
嘉庆朝矿业限制与禁止民
嘉庆朝文化专制政策的调
略论嘉庆帝守成思想的形
嘉庆木兰秋狝与东巡谒陵
最新热门    
 
嘉庆朝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历史考察

时间:2007-3-10 10:34:00  来源:不详
次严命“陕甘、湖广督抚严饬所属:山地则扼险结寨,平地则掘壕筑堡。其团练防守有成效者保奏,违者罪之”(53)。在嘉庆这一番实力督促之后,寨堡团练的政策才被普遍推广。面对“费帑不下十千万,调兵不下十余万,而贼奔突滋蔓如故”的现实,嘉庆深感八旗、绿营及各省所募散勇之不得力,同时各地也纷纷奏报兵力之不敷调用。因此,嘉庆在严命各地大力推行“扼险筑寨”、“掘壕筑堡”时,还极力提倡借乡勇之力来堵剿起义军,企图以团练乡勇的办法,节省“养疲兵,募散勇之资”,收“事半功倍”之效。嘉庆令各省督抚转饬地方官“聚集壮健,结队保守,贼至则合力迎御,贼去则仍安生业。……如百姓中有首先集勇御贼立功者,先行赏给顶戴,俟军务告竣后,送部引见。其办理妥协之地方官,亦据实奏明,候朕量加奖擢。傥不能实力督办,毫无守御,将地方官以军法从事”(54)。为提高乡勇的战斗力,嘉庆令各省改变过去“随时召集,贼至则聚而防守,贼去则散归本业”,以至“技艺生疏,毫无纪律,徒有虚名不得实用”的状况,要求对乡勇“勤加操练”,要“团而不散”(55)为了刺激各地乡勇头目更积极地为清王朝卖命,嘉庆又令改变过去军营中“临阵辄令乡勇居前,绿营兵次之,满兵、吉林、索伦又次之,……及战胜,则后队弁兵又攘以为功,而冲锋陷阵之乡勇反不得与,是以保奏皆满兵居多,绿营兵间有之,而乡勇见章奏者百无一二”的弊端,规定“嗣后乡勇有功,一例保奏,阵亡一例议恤”(56)。然而,嘉庆的一纸诏令,并不能杜绝军营中已成惯例的弊端,军中“无功者屡邀奖赏,而有功者转置不录”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嘉庆不得不为此继续寻找对付的办法。嘉庆五年二嘉庆在上谕中宣布:“此后如再有乡勇出力,不行据实保奏,甚至将平日优待之人,冒名举荐,以及官兵等并未出力,攘他人之功以为己功者,并准乡勇自行首告,随时惩治。”(57)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各地地主武装,嘉庆将团勇、乡勇严加区别,以各专责成,增强效用。他说:“如随营打仗,防守卡隘,官给盐菜、口粮,听候调拨者,谓之乡勇;百姓等自出己赀,修筑堡寨,择其中年力精壮各备器械,里民自行捐给口粮以为守御者,谓之团勇。”嘉庆全力推行的“寨堡团练”坚壁清野政策,给川陕农民起义带来严重后果。这种政策严重削弱了起义军赖以纵横驰骋、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的基础。因为它割断了起义军与广大贫苦人民的血肉关系,使起义军在人员的补充、粮秣的供给、情报的获取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困难。而各地乡勇、团勇或为清军查询道路、递送情报,成为清军耳目;或“百十成群,乘夜劫营”(58),”使起义军防不胜防,处处遭受突然袭击,日夜不得安宁。自清廷实行“堡寨团练”坚壁清野政策以来,白莲教农民大起义高涨的形势急转直下,“五年以前,贼势之炽者,以其到处裹人,胁从日众,抢掠民食,因粮于我也。自堡寨之议行,民尽依险结寨,平原之地,亦挖壕筑堡,牲畜粮米,尽皆收藏其中,探有贼信,民归寨堡,凭险据守。贼至,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