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包衣之痛乾隆强夺林黛玉
最新热门    
 
包衣汉姓与汉军简论

时间:2007-3-10 10:35:57  来源:不详
是千真万确地变成了一体。而尤为特异的是,雍正三年“议准内务府旗鼓佐领、内管领下,选取十八岁以上三十岁以下,能射之壮丁三百八十名,拨充绿旗兵,交步军统领按缺挨补”(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201,《内务府》《内务府三旗官兵》)。将内府包衣改为绿旗兵之举,已远远超出变包衣汉姓为汉军,即在八旗内部解决问题的界限,这分明是“出旗为民”!把内府上三旗之包衣汉姓剥离八旗,是变旗人为民人,即道地的汉人。这是人身隶属关系的根本改变,亦是包衣汉姓的极其重大的变化。当然,人们看到,此事并未引起以后的链式反应。这表明这只是个特例、个案,并非一个连贯性政策的开端,还不能看成是清朝的出旗为民决策行动之始。但这里所展示的包衣汉姓之最后归宿,值得注意。

在清朝特定环境中,待遇虽厚而地位卑微的汉姓包衣,对自己的身份似乎并不感到荣耀。这仍与清朝的政策有关。清朝对功勋卓著的内府包衣汉姓人的酬劳方式之一,便是将其“抬”入汉军。官至云南巡抚的正黄旗包衣汉姓人朱国治,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当吴三桂举兵叛乱威逼其从叛之际,他坚决拒绝,“坚守臣节,骂贼不屈”,而遇害。五十六年后的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帝胤禎以其忠于清朝,尽节殉国,特下令从其后世子孙中选出一户,“出包衣,归于正黄旗汉军公中佐领”(《八旗通志》卷195,《朱国治传》;又见《钦定八旗通志》卷230,《朱国治传》),以示表忠。雍正十二年(1734年)九月,胤禎以其勤妃之母乃镶黄旗包衣汉姓人陈善道之后人,遂颁旨令此外戚陈氏“著出包衣”,入于本旗之汉军。并将陈氏家族七十余入编一佐领,令其族人管辖(《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74,《陈善道》。按:世宗之勤妃,《清史稿》卷214,《后妃传》及《星源集庆》《世宗宪皇帝胤禎》下,均未著录。殆其未有子女之故?待考),成为世管佐领。尤为突出的是,还有径由包衣汉姓,越过八旗汉军,一跃而成八旗满洲,所谓一步登天者。如以大学士衔管河道总督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