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略谈沈葆桢未刊信稿
沈葆桢信札散论
最新热门    
 
沈葆桢与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

时间:2007-3-10 10:48:29  来源:不详
部平埔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清政府为了避免民族纠纷,简单地制定了汉族人民不得进入台东地区的*,这不但延缓了当地高山人的社会进步,同时也给日本及西方列强乘虚而入的机会。

根据上述日本向台湾东北部扩张的情况,沈葆桢大胆地向清政府提出“开禁”台东的建议,成为19世纪70年代后全面开发台东的先驱。

沈葆桢十分重视对原住民的团结工作。他一方面看到“番民为其甘言财利所诱”,另方面又看到高山人反对日本压迫的积极性。沈葆桢指出:“各社番目tuǒ@③粤庄头人吁乞归化……。今日本肆虐,心实不甘……用兵之日,各愿先行”[11]。沈葆桢正确分析了原住民的态度,从而颇有远见地提出“驱倭抚番”的斗争方针,实行团结原住民的政策。这不但是日后“开禁”的关键,同时也是争取原住民支持对日斗争的一个重要决策。

沈葆桢到台后,对西方列强也有进一步的认识。他指出:“西洋各国,在通商口岸,兵船来往,本无虚日,遇两国构衅,尤必确探风声,至交战时,且作壁上观,将其胜负关键,飞报本国,笔之于书,其结习然也。使倭人得志于生番,西人必不令独享其利。若就目前而论,则必不冒不韪之名,为倭分谤”[12]。这些认识,比刚来台时对列强的认识来得实际,不抱什么幻想,因而“联外交”一项,到台湾后再不提出,而把重点放在对日进行交涉、备战、团结原住民方面,即:“一曰理谕,一曰设防,一曰开禁”。这三个互相关联的对日斗争战略方针,中心是设防。设防包括了沈在大陆时提出的“储利器”、“通消息”、“储人才”几个方面。总之,沈葆桢到台湾后,根据台湾局势,发展了在大陆时对日斗争的设想,更全面更具有战略意义地提出理谕、设防和开禁的决策,对保证挫败日本占领台湾的阴谋活动,起了关键的作用。

二 理喻、设防和“抚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