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文韬武略:康熙重用降将
施琅对清朝统一台湾的贡
关于施琅复出前夕的若干
施琅对清朝统一台湾的贡
耕凿从今九壤同 ——简
施琅始终只是一个奴才
施琅不是英雄
 施琅 和“郑成功”的历
施琅
最新热门    
 
从施琅统一台湾看古代 爱国 的含义

时间:2007-3-10 10:48:59  来源:不详
统一的中国是不能容许台湾在辖土之外的,施琅看到了统一台湾对祖国安危的重要性。从康熙三年(1664)开始,他就建议“当乘其(指台湾郑氏政权)民心未固、军情尚虚”的时刻,进军澎湖、台湾,使“四海归一”1。因飓风所阻,施琅两次进军澎湖、台湾失败,仍疾志统一台湾。他又上《边患宜靖疏》要求征台,认为统一台湾是事关祖国安危的问题,应尽快使“台湾一平,防兵亦可裁减,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2。清政府没有采纳施琅的意见,将他调入京师为官。在京期间,施琅一面继续上疏征台,争取康熙帝的支持;一面广交朝中大臣,争取他们对统一台湾事业的理解和支持。清朝平定三藩之乱以后,福建总督姚启圣上疏力主乘胜统一台湾,康熙采纳大学士明珠意见,先招抚,招抚不成,再用武力。那时郑氏政权复明已成虚词,只想保住在台湾割据的局面。他们在与清朝的谈判中,多次要求“不剃发,执朝鲜事例”,“称臣纳贡”,“世守台湾”3,“照琉球、高丽等外国例,称臣进贡”4。他们的这种设想,从主观上看,未必意识到要想分裂中国,但客观效果会造成中国分裂。如果清朝同意了郑氏政权的要求,台湾这块自古以来的中国领土,就会在那时从祖国分割出去。康熙帝在遣使与郑氏代表谈判中,作出很大让步,即郑氏归顺清朝以后,可以在台湾居住,“保境息民” ;但郑氏必须成为清朝臣民,台湾必须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的归属问题不能让步。然而,郑氏政权没有同意。不久,郑经病死,郑氏内部彼此争权,政局动荡。姚启圣认为征台的时机已到,就向康熙再次要求进取台湾,并推荐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得到康熙同意。清朝用施琅征台,已不是民族战争的继续,更不是什么明清两个帝国之间的对抗,因为那时的明朝早已不存在了,就连南明诸政权也早已相继结束;而是清朝要么统一台湾,要么允许台湾从中国的领土上分割出去,成为割据政权。

1683年,施琅统一台湾后,清廷内部又产生了一场对台湾的弃留之争。许多大臣对台湾的历史、地理缺乏认识,竟然认为台湾是“海外丸泥,不足为中国加广;*文身之番,不足与共守;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5。就连一向支持施琅统一台湾的大学士李光地,也认为“台湾隔在大洋以外,声息皆不相通”,可以“空其地任夷人居之”,“即为贺兰(荷兰)有亦听之”6。甚至连康熙也认为“台湾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7。在大臣中主张守而不弃者,竟然只有少数人,如姚启圣和施琅等。施琅在台湾的弃留之争中,坚持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