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唐力行徽州方氏与社会变
力行哲学的思想脉络
力行哲学的思想脉络
力行哲学的思想脉络
最新热门    
 
唐力行 吴建华 张翔凤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时间:2007-3-10 10:51:34  来源:不详
系来看待历史问题,还要从地方、民众与国家的反向关系  来观察社会历史现象,从中找出更加全面的符合客观历史的真实规律来。与会学者主动  站在社会史研究的前沿,运用各种扎实的资料,又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和实  证上探讨了这个跟国际社会史研究接轨的课题。

    在理论探讨方面,徐松如、潘同、徐宁(上海师范大学)的《关于国家、地方、民众相  互关系的理论与研究状况的概述》一文,收集、整理、综合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这  一主题的大量信息,指出国外学者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在理论上有所建树的主要有韦伯  的“儒教调节器理论”、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施坚雅的“中心—边缘理论”  、吉尔茨的“内卷化理论”、杜赞奇的“文化权力理论”、黄宗智的“第三领域理论”  ;国内学者部分借鉴了西方学者的有关理论,主要从市民社会、公共领域、士绅阶层、  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民间信仰和传说、宗族社会、民间社团等六个具体研究领域入手  ,探讨国家、地方、民众三者的相互关系。山本幸司(日本静冈文化艺术大学)着重介绍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日本的社会史研究》,反思日本史学界对于国家、社会、民众互  动关系的探讨,指出日本史学界发现被近代国家埋没的“社会”后,把社会置于国家的  对立面来重新考察日本历史,发现了日本列岛历史的多样性,使社会史在日本史中带有  自身特色,并已经奠定了坚固的基础。邓京力(首都师范大学)在《社会理论与社会史—  —“国家—社会”理论框架的范式意义》一文中,提出“国家—社会”理论在中国社会  史学界的出现与应用与对传统命题和模式的批判及吸取西方汉学界的“规范认识危机”  论有关。它主要致力于建构地方社会系统与国家统治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或着重  分析社会空间对于国家权利的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意识形态化的民间与国家的  对抗关系,凸显了公共领域与区域社会的整体意义,从更广阔的境界上阐释中国传统社  会中地方制度、精英、信仰、仪式、组织、风俗、社区等内容对国家的塑造功能,有效  地说明中国历史的内部走向。王玉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家庭、社会、国家的互  动与社会变迁论纲——从家庭史角度的探讨》,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内部,存在一  个多层次而又相当稳定和规范化、习俗化的互动系统。家、国、社会以及生态环境间,  形成家庭外部互动系统。中国传统社会家庭之所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