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没有相关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陈旭麓略论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

时间:2007-3-10 10:52:47  来源:不详
的变化,在语言构造方面的变化很突出,鸦片战争后出现了很多新词汇,新名词,古文为白话文所替代。可以写一篇《从新词汇看中国近代社会》的大论文。郭沫若写过《卜辞中的中国古代社会》就是从语言探索一个社会的范例。新的词汇,一是外来语,一是中国旧有词汇改换了原来的意思而具有新义。前一种情况的例子。例如“水泥”(Sement)初译士敏土,后来叫水门汀,后来叫洋灰,一度“水泥”与“洋灰”并行。现在则以“水泥”为专名。后一种情况的例子,如“同志”一词,本是中国的古话,所谓“同德者同心,同心者同志”。意指旨趣相投,后来变成了*名词,特指一种*关系。最早使用大概是在戊戌变法时期。一八○二年袁世凯打电报给盛宣怀时,就以“同志”称彼此。到一九二七年大革命时期,成了革命人们喜用的语言,而今天则成为无分男女老幼的普遍称呼。父母与子女,夫与妻之间均称同志,也正因为如此,比之大革命时期,其意义又变化了。罗举这一些,正是为了说明研究社会应当看到多面。在历史研究中,大题目和小题目是很难划分的,见微抉著,小题目也可以写出大意思。 

  三

  近代社会,总的说,是一个变革中的社会。在一切皆变的过程里,近代社会的许多斗争就是变与不变的斗争。新与旧之争,说到底也就是变与不变之争,背负着二千年历史的重梏,中国社会的“变”是很难的。这种艰难来自于这个社会中的人,又归结于这个社会中的人。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初着力宣扬“新民”说;鲁迅在五四运动后疾呼改造“国民性”都是深有见于此,然而回声难成音响。由传统的中国人变为近代的中国人,由追慕唐虞之世的中国人变为有科学知识和民主观念的中国人,几乎可以说是一种脱胎换骨。在中国的整个人口中,能够脱胎换骨的人并不是很多的。守旧者固然不是近代化的人,开新者也未必已经完全近代化。因此,近代社会虽以变迁贯穿连接,而多数的变革却在这个过程中失败了。变来变去有些东西老是变不过来。

  近代社会的变迁表现了哲学意义上质的嬗递,因此,我名之为新陈代谢。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近代百年的变迁特别迅速。这种迅速一方面相对于鸦片战争前的古代社会而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变得很微渐,很慢。另一方面相对于西方社会的进程而言,西方社会从资产阶级革命到产业革命前后经历了二百年,日本明治维新到工业化有一百多年。而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旧民主主义革命只有八十年,八十年中要把西方三百年中作的全部作完,因而显得特别迅速,这是很特殊的。二、近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