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没有相关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朴元熇明清时代徽州真应庙之统宗祠转化与宗族组织——以歙县柳山方氏为中心

时间:2007-3-10 10:53:26  来源:不详
    方氏宗族把真应庙转变为统宗祠,是要将东汉时代祖先方储的子孙们都包括在联宗收族的范围内。而欲将真应庙转变为名符其实的统宗祠的尝试,早在万历年间即已开始了。万历二十四年三公发起“初引”时,已有“庙后方湛等议建一祠”的构想(注:《方氏会宗通谱》卷一八《歙令钱公中选谳语》)。此后,万历二十八年的“再引”对该构想写作“改迁庙基,重立庙貌”,万历四十七年的“三引”又作“原庙后鼎建”。表现形式虽不同,但其构想却一脉相承(注:《方氏会宗通谱》卷一八《歙南柳亭山真应庙纪事》)。入清之后的顺治年间乃为“并力草创”,方绍尧撰写“重引”的前一年即康熙八年是“竭力鼎新”(注:《方氏会宗通谱》卷一八《歙南柳亭山真应庙纪事》)。所以,在真应庙的地基上建造统宗祠的尝试可溯至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

    自万历年间开始几经周折而进行的真应庙的修建,更确切地说是统宗祠的建造,直到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才完成,达到“堂构岿然”的规模。然而当时尚无寝室和厢房,因此仍需要宗族继续捐献。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方睨等人列举门楼和墙垣尚待修筑、祭器不足、敕额及厢屋有待制作和建造等,向各派请求捐献。由于各派的积极响应和齐心协力,三年之后落成的统宗祠,可谓庙貌堂堂,大功告成,祀事也完全步入正轨。据重制敕额来看,祠堂门楼上仍悬挂着“真应庙”这一赐额,以夸耀其并非一般祠堂,乃是规格崇高的敕庙(注:《方氏会宗通谱》卷一八《歙南柳亭山真应庙纪事》)。然而从实际内容上它已完全转变为祭祀包括各派始迁祖在内的多位祖先的综宗祠,以加强同族结合的凝聚力,并为日后的进一步扩大联宗打下基础。

    据“纪事”载,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决定,除对身为绅士而照祠规捐款者赐胙之外,还对下列有功于祠产者永久地颁赐“功胙”:

    控追庙产者:苏@②派    方彦达。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