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赵世瑜社会动荡与地方士
最新热门    
 
赵世瑜 周尚意明清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概说

时间:2007-3-10 10:53:39  来源:不详
城扩展,所谓“南关居民稠密 ,财货所聚”[6](卷370),“四方万国商旅,货贿所集”[6](卷395)。

    清初北京“旗民分城居住”,打破了以往的土地利用格局,从理论上说,商业区大部移至 外城。但旗人社会既不可能脱离商业而生存,也不可能时时去往外城购物,因此各种店铺逐渐 出现,流动的小贩更是无法避免。[15](p227)至晚清之前,还形成了一些商业中心,所谓“ 京师百货所聚,惟正阳门街、地安门街、东西安门外、东西四牌楼、东西单牌楼暨外城之菜市、花市”[16](p216)。在上述10处商业中心区中,内城占了7处,其中大部分是明代商业 区的延续。此外,原棋盘街朝前市至清“许贸易如故”。以《天咫偶闻》所记为例,西单牌楼有所谓小市,“南抵宣武门”;东单牌楼地近贡院,会试时附近街巷多以租赁房屋给举子 牟利,“东单牌楼左近,百货麇集,其直则昂于平日十之三。负戴往来者,至夜不息。当此时,人数骤增至数万。市侩行商,欣欣喜色”;明代灯市盛况,于清虽不复见,但据说从西 马市之东到东四牌楼以北,“各店肆高悬五色灯球……相衔不断”,说明这里还是一条重要的商业街;又“地安门外大街最为骈阗。北至鼓楼,凡二里余,每日中为市,攘往熙来,无 物不有”;“西四牌楼左近,复变歌吹之林……今则闾阎扑地,歌吹沸天”[16](p44-123) 。此外,分布在城中定期的庙会,成为商业和娱乐业的必要补充,其分布基本上与商业中心 区相一致。[17]当然,汉人和外来人口被限制在外城居住,包括官僚士大夫也集聚于外城如 “宣南”一带,必然使外城商业在明代的基础上得到巨大的推动。

    显然,相对清初内城不许开设店铺的规定来说,以上情形是逐渐变化的结果。虽然没有明 确的数据,但清初内城的商业人口肯定比明代大为减少。这样内城商业在一段时间内基本陷于停顿,而京师商业集中于外城。清代中叶以后,内城限制日益松驰,其商业才在原有的基 础上按需求规律逐渐复原。而外城却形成了相对明确的功能分区:“中城珠玉锦绣,东城布帛菽粟,南城禽鱼花鸟,西城牛羊柴炭,北城衣冠盗贼。”[18](p131)这里的“北城衣冠盗 贼”虽是指清代文人官员多居于正阳门以西以南的地区,但也正因此,以琉璃厂为中心的文化商业区(买卖书画古董等)形成。其他四个地区中,“中城”指买卖高档商品的正阳门大街 一带,“东城”地近运河是所运货物的进京通道,故有布帛菽粟的交易,“南城”的金鱼池和天桥之类地方,成为禽鱼花鸟市场,而“西城”的骡马市、回族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