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没有相关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冯佐哲简议中日两国饮食观之同异

时间:2007-3-10 10:54:43  来源:不详
“脍”,亦称“鲙”。日本人叫作“刺身”(即“生鱼片”),我国早在周代时人们就已开始食用,当时人们把鱼肉、兽肉、禽肉、贝肉,切细切碎,然后拌上姜、蒜和醋等作料生食,这种食品就叫“脍”。《说文解字》一书中说:“细切肉为脍”。后来这种食品主要以鱼肉为主,故汉字也就由“脍”变成“鲙”了。“脍”字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例如,在《诗经》中就有“包鳖脍鲤”;在《论语·乡党》中记载孔子曾说:“食不厌精,脍不掩细”;此外,在许多古代诗词中也经常出现“脍“字”。例如,在晁端礼的《满庭芳》词中,就有“尘网外,鲈鱼旋脍,芳酒深倾”之句。其次,唐玄宗(即唐明皇)和著名诗人杜甫、梅尧臣也都非常喜欢食用生鱼片。再有,在至今保存的绘画和其他文物中,也有制作生鱼片的场景(如,唐画《明皇斫脍图》与宋画像砖《羹脍图》等)。中国人吃生鱼片一直到明末清初时期,还可以见到;例如,明初刘伯温在《多能鄙事》中,就记述了它的制作方法:“鱼不拘大小,以鲜活为上。去头尾、肚皮,切薄,摊白纸上凉片时,细切如丝,以萝卜细剁,布扭作汁,姜丝,拌鱼入碟,杂以生菜、胡荽、芥辣,醋浇”。晚明人谢肇淛在其著述中,也记载了生鱼片的做法:“脍不厌细,孔子已尚之矣,脍即今之鱼肉生也,聂而切之,沃以韭椒诸剂,闽广人最善为之”。可是到了清代以后,在中国吃生鱼片的人已经不多见了,至今只有在福建、广东的个别地区还有人吃,在其他地方几乎绝迹了。但是,在日本脍却受到了日本人广泛欢迎,成为了一种代表日本风味的和式菜肴。再有,中国人在唐代发明高桌以前,也是采取席地分案饮食方式(即分餐制);到了唐宋以后,才渐渐改为围桌合餐制。但是,日本人却一直坚持分餐制;即使现代日本人到中国餐馆吃中华料理,也多是使用公勺公筷,很少见到大家共吃一盘菜,共喝一盆汤……。

综观两千多年的中日文化交流历史,可以看出中日两国虽然同处于一个“汉字文化圈”内,彼此文化互润、互溶,互相交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东西本来已经传到了对方,但对方并没有接受,结果未能使其传播开来,流传下去。例如,佛教和道教都曾传到过日本,但日本人只接受了佛教,而拒绝了道教。有些东西本来是两国都有的东西,但后来只在一国保存,而在另一国却消失了。如,“鮓”(“寿司”)和“脍”(“刺身”,即生鱼片),以及席地分餐制……也都是如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