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揭秘民国时期首届“高考
中国时报:盟军诺曼底登
“民国产婆”赵凤昌 南
彻底改变两百年官定习俗
假财神骗倒民国政要一大
民国时陈济棠割据下广东
民国时期成都清晰老照片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珍贵彩
新时期教育改革“三个面
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
最新热门    
 
民国时期中国工业界的强农思想

时间:2007-3-10 10:55:30  来源:不详
式运输工具之人力,则所省人力,已非数字所能形容。”[17]张謇之子张孝若除了建议改善交通条件以便“会集远地之原料,使制造得以便给”之外,也谈到了兴修水利对于复兴农村的重要性。他认为,有关部门应共图*之策,拨出必要投资,围海添田柜江保岸,进行水利建设。这不仅可使“无泛滥而免灾荒,积极方面更可除弊兴利,与其为治标之办赈,不如谋一劳永逸之计”[8]。 

  多见于工业企业的集约化经营模式也被企业家们“就地转化”为改造传统农业的尝试之一。公司制作为舶来之物,一直被其视为可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将其纳入现代发展轨道的有效形式。张謇在民国初年就谈到了公司制聚集社会资本、通过资本社会化实现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的作用,并提倡“凡有大业者,皆以公司为之”,甚至身体力行“仿泰西公司集资堤之,俾垦与牧”[4](卷二),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荣德生以及无锡丝业巨子薛寿萱等也都有过类似作为。穆藕初不但重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还极力倡导在中国实行美国农场的管理模式,曾专门撰文介绍其经营规则、人事管理和财务制度等。他认为,美国农场那种以生产农产品为主、同时附设轧花、纺织、榨油、制皂等加工企业的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配套管理,才是“吾国人所最宜注意者”[2]。 

  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并没有伴随着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被民国时期的社会动荡和灾荒抛出正常社会秩序的大批乡村游民,成了农业经济复苏和社会秩序好转的巨大障碍。依托工业化发展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汲汲求利的同时兼顾乡村公益,是民国时期许多企业家参与乡村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总体来看,几乎所有的棉纺织企业都极力在产棉区就地设厂,其原因不仅是出于节省原料运销成本的需要,同时也是其利用便宜劳动力、转化过剩人口意图的体现。张謇设立大生纱厂乃至创办垦牧公司,其主观用意都有这方面的考虑[18]。陈蝶仙在谈到推广农业机械化时,特别提及应兼顾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了迁就这一方面,甚至有过在广大农村人口暂时无法转移的阶段、“不可用机器打倒人工,转使有业者,变为无业”这样的矛盾想法[15](p.153)。荣德生早年与同乡在杭州西湖用餐时,见“群丐环侍争赏,一时不胜感喟。谓群丐皆壮年失业,即无锡城外诸酒家亦有此现象,遂群议回沪设厂,广招劳工,庶几消弥失业有补”[19](p.231)。他后来拟订的《大农计划》从更深的层次提到了东南诸省的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认为可在坚持农业生产的同时,“以工为辅,制造一切应用什物,以及衣、食、住、行必需品之机械,供应边区”[13](p.218)。 

    三 

  近代工业资本所面临的另一个阻碍农业产业化的症结,是与农业发展相关的制度性因素的恶劣。倚重于政府来推动制度或政策变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