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揭秘民国时期首届“高考
血吸虫改变历史:曹操赤
抗旨拒绝屠城:宋高宗仇
揭秘:历史上四川经历的
震不死的四川精神:蜀地
民国时期成都清晰老照片
揭秘历史上的军统天津站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珍贵彩
新时期教育改革“三个面
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
最新热门    
 
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及其发展探索

时间:2007-3-10 10:55:56  来源:不详
常德、澧州榷茶提举司;元统元年十月,立湖广榷茶提举司”[3] ,以加强对湘茶的管理。明代因“湖茶多而直下,味苦,于酥酪为宜,亦利番也”①,故其时湘茶既有“储边易马”的“官茶”,亦有“给引征课”的“商茶”[4] ,产茶数量大致保持在宋元时期的水平上。 

       清代,是湘茶发展的鼎盛时期,“鸦片战争前湖南除洞庭湖区的安乡、华容外,其余各县皆产茶,年产量达一万二千五百吨,贸易量一万余吨,由南北两条路线出口东南亚诸国及欧洲和俄国”[5] 。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840~1860年间,开始了湘茶的新纪元。据《清史稿·食货志》载称:“厥后泰西诸国通商、茶务因之一变”。为适应世界市场需要,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岳阳、平江等地率先改制红茶。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以后,广东商人每年均携款至岳阳造红茶,“乡人颇享其利”。到“道光末年,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万金(白银)”[6] ;“咸丰四年(1854),粤商由湘谭抵安化倡制红茶,当时年产10万箱”[7] 。从此,湖南各茶叶主产县相继仿制,产量大增。其时湖南茶叶输出量常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8] 。及至民国初年,湘茶在全国仍具有优势地位。1914年,有茶园面积10.47万公顷,产茶8.05万吨,茶叶出口额仍为全国之冠[9] 。但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至建国前夕湘茶已陷于中落境地,出口频于绝境。经四十年的奋发努力,至1988年湘茶已东山再起,该年全省有茶园面积11万公顷,产茶8.2万吨,出口3.38万吨,创汇5966万美元,其面积居全国第一,产量仅次于浙江屈居第二,出口和创汇分别占全国的17%和14.8%。 

二、湘茶生产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背景 

       茶树原产于温润的热带、亚热带低山丘陵区,为多年生带叶常绿植物,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选择较为严格。一般要求年平均气温15℃以上,冬季月平均气温不小于10℃,夏季月平均气温不超过32℃,多年最低气温不低于-10℃,≧10℃的有效积温不少于3000℃;年降雨量≧1000毫米,月平均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茶树生长期内的相对湿度在80%左右,土壤湿度75%左右;喜红、*等漫射光,直射光不宜超过37%,日照时数以年平均1500小时为宜,喜云雾多弱光照生境。茶树根系发育,要求深厚肥沃疏松而排水条件良好的酸性沙壤土。一般以PH值4.5~6之间,孔隙度为55%,有机质含量2~3%,含全氮0.01~0.2%、全磷0.07~0.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