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关于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点
1980年中美关于台湾问题
关于陈独秀“教授嫖娼案
蒋纬国口述:我来解答关
于光远回忆:关于社会主
改革开放以来 关于百姓
关于战后美国对中国近世
1999年日本史学界关于明
2000年日本史学界关于明
关于清季俄国汉学史的几
最新热门    
 
关于义和团与封建统治阶级关系的若干问题

时间:2007-3-10 11:00:37  来源:不详
”,那是不行的,是不允许的。因为在封建统治阶级看来,对于国家的控制和统治之权,只能由他们独占,“草野之民”是没有份的。如果人民可以撇开封建统治者而自己去扶持国家的危厄,那末,人民也就随时可以把对国家的统治权从封建阶级手里夺过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幅多么危险的情景啊!

  总之,当“扶清”作为“扶助中国”、“振兴中华”的意义来解释时,这无疑是一个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口号。而当这个口号被解释为,“扶助朝廷”时,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它表示:义和团武装起来,不是为了反对政府而是扶持政府的,其斗争的主要目标是洋鬼子,是为了“灭洋”。这个意思,有一定的合理性: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反帝。为了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可以暂时放松、缓和人民大众和封建统治者这个次要矛盾。但是我们还是要指出:义和团毕竟不可能清醒地认识这个错综复杂的矛盾,更没有能力恰当地处理这些矛盾。他们不懂得这个时候的封建统治者已经是帝国主义的走狗。从根本上说来,封建朝廷是决不会容许人民自己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只要时机成熟,他们迟早要同帝国主义一起联合把反抗的群众抛到血泊里去。因此,后一种意义上的“扶清”,削弱了他们对封建统治者的警惕,模糊了革命人民的视野,在*上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四、清王朝对待义和团的策略特征

  

义和团运动不仅在山东、直隶及京津地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而且迅速扩展到山西、河南、东北的奉天(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蒙古、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南方各省虽没有义和团组织,但在北方义和团斗争的影响下,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自发斗争,也此伏彼起,所在都有。对于这样一场席卷全国、特别是强烈地震撼了整个北中国的群众斗争大风暴,已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政权的清王朝,究竟抱着什么态度,采取什么对策呢?

  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从一开始,就对义和团这个组织的性质,以及如何对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