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安徽第二次发掘隋唐运河
淮北计划发掘运河下8条
郑州大运河考古:通济渠
江苏楚州发现明运河砖工
山东聊城明清运河土桥闸
京杭大运河上完整揭露的
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重
郑州发现古运河遗迹 可
江苏镇江双井路宋元运河
京杭运河关键工程的遗迹
最新热门    
 
大运河考古的新进展

时间:2011-08-25 09:35:30  来源:不详
,前后共十八年。  明孝宗朱佑樘,宪宗第三子,成化六(1470年)七月三日生,十一年(1475年)十一月八]十年砖石大堤宽41米,比北岸砖石大堤高2.7米左右。南岸大堤南邻南旺湖,沿用至今。

    邢通斗门:在南岸大堤上、TG4西侧10米,东距白大王[注: 大王,含有多种含义,有的是对古代君主和诸侯的敬称,有的是对强盗首领的称呼,还有多种独特含义。-dawang]庙西墙45米处,清理发掘斗门一处。构筑斗门的石头被起走,仅残存深宽豁口,底部东西宽7.25米、深5.5米。沟槽的底部残存直立木桩5根,东西两侧残存砌筑斗门用石头数块,外侧有夯打结实的白灰三合土。 复原其构造,在南岸大堤上预留或挖出沟槽,底部砸立木桩做基础,上铺斗门底部石板、砌筑两侧石墙,外用三合土加固结实。在斗门两侧石墙口槽中下放木板形成闸门。其作用是沟通运河与南旺湖,进行引水或排水。与乾隆南旺运河舆图对照,应为邢通斗门。

 


邢通斗门(由西向东)

 

    砖石堤岸:运河北岸分水口以西,用斜立石板深入河泥中或平铺石板作基础,上平铺顺砖逐层内收,顶压平铺石板形成砖石堤岸。砖上有铭文,应为明弘治十年(1497)或其后构筑。现存东西400余米。 

 

 

砖石堤岸

 

    石筑台阶码头:在TG5内运河北岸砖石大堤上发现条石垒砌的台阶码头一座,与砖石大堤一起垒砌而成。已清理14层台阶,宽2.05米,高1.5米。逐层向内斜收,形成堤岸向内嵌入式小码头。

    石砌分水口设施:位于汶运交汇处小汶河口两侧,向南相隔50米与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注: 古建筑群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上,都存在着一些古代建筑的奇迹,留待后人赏评,这些古代人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有些谜团,至今无解。]相对。用大石板垒砌成喇叭形分水口,存石板五层,用石板平铺向上逐层内收。西侧仅存拐角处一段,长9.5米;东侧保存较好,残长60余米。分水口东南角呈120度南拐。分水口东西拐角处宽64米。

    木桩挡板遗迹:在砖石堤岸南侧河道内,发现成排的木桩挡板痕迹。距离北侧砖石堤岸11米至13米。其基本构造:在河滩淤泥中砸入成排的木桩,木桩直径十几厘米,间距50厘米左右。在成排木桩的北侧,挡立加工规整的长条形方木,方木的两端有槽口相衔接,每块木板的上下侧雕凿有未透的间距25厘米长方形榫孔,用木钉卯上下连接,形成坚固结实的木板墙。其用途是挡北侧流沙或立木桩木板后将南侧河道清淤加深。应为挡沙板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