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福建长泰后厝山发现商周
福建武夷山赤石渡头岗发
福建南靖发现两处商周遗
福建省大田县发现有清代
福建宁德发现5万多平米
福广高速福建漳州段发现
福建将乐发掘南宋古墓
福建漳州发现5座商周墓
福建闽侯挖出千年古墓 
福建泉州挖出古墓 基本
最新热门    
 
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发掘取得重大收获

时间:2012-3-6 9:30:43  来源:不详
代早期文化层,发现有人类居住[注: 北史·杨椿传》:“吾今日不为贫贱,然居住舍宅,不作壮丽华饰者,正虑汝等后世不贤,不能保守之,将为势家所夺。”《说唐》第一回:“觅了所房子,与 莫氏 一同居住。]面遗迹、人类头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磨制骨器、艺术饰品、陶器及伴生动物群(距今约9000—7000年前)。此外,在奇和洞支洞内调查发现的晚更新世早-中期哺乳动物群化石,其年代较早(约距今6--10万年前)。


    遗 迹

    包括灰坑、沟、房址、柱洞、火膛、灶和鹅卵石石铺地面等。

 

 


    灰坑13个:分属于不同时期,大部分开口于②层下,少量开口于③C和⑥a层下,形状多为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填土一般为黑灰色黏土或灰褐色砂质黏土,晚期灰坑包含少量青瓷片、螺壳、烧土粒、炭粒等。早期灰坑包含有少量动物遗骨和石块,以及细碎的陶片。

    房基2座:F1位于T2、T3的①层下,打破②层,为明代建筑残迹,残留3层基石和由红砂土平整铺垫的活动面。F2位于T2、T3的③B层下,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残留有11个柱洞和居住面,并发现木骨泥墙的残块。柱洞的做法是,先在居住面上挖圆形柱坑,在柱坑内置木柱子,而后在其周边用黑灰色砂质黏土敷住压实。居住面主要也是由红砂及烧土平整填垫而成,并发现有一个灶。

    火膛3个:火膛2开口于④层下,呈不规则方形,斜直壁,平底,堆积主要为红烧土和黏土质砂,包含石片,石块,螺壳和少量碎骨等。火膛1、3均开口于⑤层下,近圆形,斜直壁,近平底,深灰色土,夹杂大量红、灰烧土颗粒,结构疏松,呈坑状堆积,包含大量木灰烬,少量夹砂灰陶片、钙结核及石片、断块等。

    石铺地面3处:T1③B层下的石铺地面略呈圆形,边缘为黑、黄色黏土羼杂的火烧硬面,结构致密、坚硬;其西部有数块排列有序的大石块,似属人工有意放置。故该处应是洞内居民的聚集活动场所,其东北部有一烧火堆遗迹。T2⑦层的石铺地面,应为人工搬运河滩磨圆度较高的鹅卵石铺垫而成,间杂大量青灰色细砂,结构致密、坚硬。地面中间略高于两边,且南部边缘发现一排水沟。T5⑤层下石铺地面位于洞外北面2号无名洞洞口,往洞内延伸,揭露面积约5平方米,全部为河卵石铺就,面上填沙。

 

    遗 物

    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艺术饰品及动物牙齿和骨骼等。

    陶器:多为夹砂陶,以灰褐陶为主,灰黄、红褐陶次之,少量灰黑、灰白陶。火候较低,质地疏松。多属素面,部分轻微磨光;斜向或交错绳纹次之;少量刻划纹、锯齿纹、戳点纹、波浪纹、弦纹、压印纹、指甲纹、曲折纹和镂孔装饰;另有部分方格纹与弦纹,锯齿纹、戳点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