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江苏盱眙县东阳汉墓群
江苏泗洪顺山集新时期时
江苏高邮周巷“大墩子”
江苏赣榆县石岭2号汉墓
江苏泗洪顺山集发现距今
江苏赣榆县发现汉代古墓
江苏泗洪发现8000年前古
江苏赣榆县发现一座汉代
江苏淮安天妃坝遗址考古
江苏泰东河工程田野考古
最新热门    
 
江苏常州象墩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发现

时间:2013-05-17 13:57:03  来源:不详
    探沟中发现用火遗迹2处,两处遗迹南北相距6米。北侧用火遗迹周边为烧结地面,呈砖红色,在探沟内长360厘米,宽200厘米,质地坚硬,用火遗迹为圆形黑色灰炭堆积,直径120厘米。由于没有大面积发掘,尚不能全面了解该烧结面全貌。南侧用火遗迹距离北侧烧结面2.8米,为一处圆形黑色草木灰遗迹,周围未见烧结面。


    在良渚文化地层上部,探沟南北侧可见两个相对独立的小土台,其中北台一次筑成,南台分四层堆筑,最后两个土台被一次性填平,连为一体。浙江桐乡普安桥遗址中曾发现类似情形,该遗址中的小土台为祭台,象墩遗址发现的这两小型土台性质尚不明,有待于下一步考古工作。


    灶台、多层柱洞、用火遗迹及土台的发现,说明象墩遗址早期主要为一处良渚文化聚落遗址,后期随着土台的修筑和不断加高,可能已演变为具有祭祀功能的祭台遗址,而已成型的良渚文化时期灶台在江苏还是首次发现。象墩遗址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长江南岸的江阴至丹阳一带,鲜有良渚文化遗址的发现,位于江阴与常州交界的高城墩遗址曾一度被认为是良渚文化遗址分布的最北端。随着象墩遗址性质的确定,以及位于江北的兴化市蒋庄遗址大量良渚文化玉器的出土,说明长江绝不是阻挡良渚文化向北传播的天堑。良渚文化时期的先民不仅在长江以南建立起高度文明的聚落,也在长江北岸播下了光明的种子,并将这种发达文化的基因传播至更遥远的新沂花厅遗址。


    象墩遗址与高城墩、寺墩等重要良渚文化遗址距离非常近,都位于太湖以北的长江南岸,与高城墩遗址相距6.5公里,与寺墩遗址相距13公里。象墩遗址的年代与高城墩遗址的年代相当,早于寺墩遗址良渚文化的年代。高城墩遗址主要为良渚文化高台墓地,而象墩遗址则是良渚文化聚落遗址,二者之间的相应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考古发掘和研究。象墩遗址与寺墩遗址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也需要下一步考古工作的论证。


    象墩遗址从良渚文化早中期延续利用至春秋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遗物含有湖熟文化和马桥文化因素,而象墩遗址位于这两种文化分布的交叉地带,这批遗物的发现对于这一时期宁镇地区与太湖流域文化交流的研究也提供了实物资料。


    调查还显示,在象墩遗址周边一带存在着多个以墩命名的地点,不仅有寺墩、高城墩这两处重要良渚文化遗址,还有大墩、黄城墩、绿城墩等不晚于明清时期的遗存。这些称作墩的地点,除高城墩遗址因早年取土破坏较严重,不清楚外围是否有河道外,包括寺墩遗址在内的其他地点都是中心为高地,外围有一周或数周河道。这种形制与春秋淹城遗址非常相像,它们之间应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可能代表了江南地区独有的聚落形态。(常州市考古研究所   执笔:郑   铎   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