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四川广汉落经村墓群发掘
四川发现吐蕃石刻群遗存
四川渠县发现战国秦汉时
四川广元剑阁发现53座汉
四川绵阳发现明代家族古
四川剑阁县闻溪乡崖墓群
四川内江发现宋代古墓 
四川:青白江发现战国中
四川什邡市星星村遗址考
四川剑阁县颜家沟遗址发
最新热门    
 
四川石渠县发现大规模吐蕃石刻群

时间:2013-10-17 10:20:25  来源:不详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的“康巴地区民族考古综合考察”,于2005年对四川甘孜州石渠县境内的文物遗存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05~2006年对松格玛尼石经城和照阿拉姆石刻进行了田野考古调查,并发表了专业调查报告。在此工作的基础上,2010~201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甘孜州石渠县文化局对石渠县境内的早期石刻开展调查工作,陆续在石渠县境内发现3处早期石刻群遗存,分别为须巴神山石刻群、白马神山石刻群、烟角村石刻,总计石刻18幅,取得了重大收获。我院已组织专业工作人员对新发现的3处石刻群进行了拓片、测绘、记录等田野勘查工作,即将发表田野调查简报。      新发现的石刻群位于石渠县以东雅砻江流域的长沙干马乡和石渠县以西金沙乡流域的洛须镇,保存状况良好,题材丰富,包括五方佛、大日如来像、菩萨像、度母像、古藏文题记等,基本是吐蕃时期流行的典型题材和内容,图像特征基本符合吐蕃时期的典型风格。
        

    须巴神山石刻群

    此次新发现的3处石刻群中,须巴神山石刻群的发现尤为重要,是此次新发现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一处。该石刻群题材内容丰富,除佛教图像外,还有大量的古藏文题刻。WWW.LsQN.CN须巴神山石刻群位于长沙干马乡乡政府西侧0.5公里的须巴神山东面山脚处,现存石刻14幅。石刻群紧邻公路,集中分布在山脚平整的石壁以及散落的大石上。该处石刻保存较好,大多是阴线刻,仅2幅采用了减地浅浮雕的技法。第1幅石刻为侧身站立的半身人像,头戴高筒冠,两股发辫垂于胸前,耳根处用发绳系成结,身着长袍,是典型的吐蕃时期贵族形象。该像有圆形火焰纹头光,手持长茎莲花,应为菩萨,是石渠地区首次出现着吐蕃贵族服饰的菩萨形象,是佛教图像在该区域吐蕃本土化的重要资料。第7幅石刻,上部中央为佛像,其下8排古藏文题刻,题刻内容为佛像的赞颂诗,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陈庆英老师进行了释读和转写,认为是极少见的完整的吐蕃王朝时期镌刻的赞颂佛像的赞颂诗,是弥足珍贵的重要资料。第5幅石刻为4排古藏文题刻,第一行出现了“赞普赤松德赞父(子)”,内容是祈愿赞普圣寿绵长,国政兴盛,武力雄强,并使众生得到幸福和解脱痛苦的内容。第11幅石刻为阴线刻的飞天像,头戴高筒冠,身披披帛,下身着裙,手持带茎莲花,腰部两侧有大型翅膀,身体呈“之”字状,下身隐于翅中,这样着吐蕃式服饰的飞天形象在吐蕃图像中鲜有发现,是重要的图像资料,同时也具有吐蕃佛像图像本土化的典型特征。第13幅石刻为12排古藏文题刻,在今年5月的调查中,中国藏学中心的熊文彬研究员现场释读时,又发现了“赤松德赞父子”的内容。第7、13幅古藏文题刻为须巴神山石刻群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能够判断雕刻于赤松德赞时期,即8世纪末[注: 李慧珍,分别在1997年1月在北京和1997年5月在日本出道的,她的成名歌曲是《在等待》。1993年,她获温州市“金融杯”和一等奖“龙港杯”金奖及浙江省通俗歌曲大赛金奖。]至9世纪初。     

 

    目前发现的藏区早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