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儒家仁孝观念:孝心是人
儒家的温和主义展现出超
儒家文化与山东文化发展
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
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啊
李慧子·〖儒家思想如何
黄玉顺·〖从《商君书》
萧功秦 ·〖从历史看儒
董琼华·〖儒家精英主义
成中英·〖儒学的当代使
最新热门    
 
儒家伦理 不偏不倚

时间:2011-08-17 18:35:14  来源:不详

    在当代道德哲学语境下如何对儒家伦理学(Confucian Ethics)作出深刻的体认和精确的描画?这是继承与创新儒家传统的重要课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吸收西方伦理学资源使得儒家伦理学焕发新的生命力。前贤时杰在这方面已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约略说来,他们分别从康德伦理学(Kantian Ethics)、美德伦理学(Virtue Ethics)以及后现代[注: 时间名词欧美所指的时间跨度为:公元后1936年(1936 AD) - 公元后1968年(1968 AD)[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现今这个时代;我国历史分期上特指1919年五四运动到现今这个时期;有时也指]主义观点切入。

    按照美德伦理学的一个代表学者威廉姆斯(Bernard Williams)的理解,作为启蒙运动个人平等理想的结果,现代道德哲学(功利主义与康德伦理学是其大宗[注: 大宗:中国古代官名-dazong])承诺了一种不偏不倚(Impartiality)观点。如果威廉姆斯的概括是对的,那么,儒家伦理学将面临这样一个局面:如果它接近美德伦理学,那么它应该对不偏不倚观点不以为然;如果它接近康德伦理学,那么它应该接受不偏不倚观点。因此,主要的问题就是:儒家伦理学不关心不偏不倚吗?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对儒家伦理学的深层认识,也关系到对儒家伦理学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限于篇幅,笔者在这里主要就儒家有关悌道的论述来谈。

    众所周知,兄弟关系作为“五伦”之一,本是儒家家庭伦理题中应有之义。然而,相对于处理父母与儿女之间关系的孝道,现代学者对处理兄弟之间关系的悌道则讨论较少。究其原由,或许是因为悌道存在的基础——兄弟关系,随着传统家庭在现代中国发生剧烈变迁而逐渐消失。以笔者之见,儒家伦理中有关悌道的论述非常典型地显示了儒家对不偏不倚原则的独特理解:儒家并非不关心不偏倚性,但它追求的不是那种剔除个人感性好恶(即所谓个人中立personal-neutral)的不偏倚性,而是一种自然主义的(以人性的自然流露为合理)的不偏不倚性。下面,笔者将通过对宋代儒者程(颐)、朱(熹)对与悌道有关的一个著名案例——在生病的儿子与生病的侄子之[注: 名称 子之 具体介绍子之(?-前314) 战国时燕王哙相。办事果断,擅刑名之术。燕王哙晚年,不理朝政,把王位让给他,凡傣禄三百石以上的宫员,由他另行委派;国事无大小,由他专决。]间加以区别对待的汉代第五伦的评论的分析来说明这个观点。

   第五伦是东汉[注: 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和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由光武帝刘秀建立。二十四史中的断代史—《后汉书》,即记载了上起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东汉一朝共196年历史。]时有名的廉吏,然而,他在面对自己是否有私的提问时,却作了肯定的回答。其证据有[注: 名称 据有 相关资料jùyǒu【occupy】 占据;占有孙权据有江东。——《三国志·诸葛亮传》已据有六郡。——《资治通鉴》-juyou]二:一是他对送礼者的态度。他没有接受礼品,最后那个人也没有因此受到任用,但他每到选拔人才时总是忍不住想到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