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无私寡欲篇之《清心寡欲
无私寡欲篇之《不自为大
无私寡欲篇之《甘食美服
无私寡欲篇之《君子之交
无私寡欲篇之《甚爱大费
无私寡欲篇之《富贵而骄
无私寡欲篇之《持而盈之
无私寡欲篇之《无身无欲
无私寡欲篇之《无私寡欲
铁面无私的包拯
最新热门    
 
无私寡欲篇之《大公无私、方能成私》

时间:2011-06-01 11:27:41  来源:不详
[注: 音乐指挥手势 指挥 :zhǐ huī ①通过手势、身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驾驭和控制乐队和合唱队表演的音乐家。自19世纪以来,已成为音乐团体必不可少的艺术领导者。],于是他便“后其身而身先”,成为众望所归的领袖。

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恭维鞠养,岂敢毁伤?”圣人也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但他从来不贪生怕死,他不会像某些人那样为养身而养身,为养生而贪图安逸。相反,他置生死于度外。正因为置生死于度外,所以恰好保全了自己。这就好比两军对垒,战斗即将打响,你要想保全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置生死于度外,奋勇直前,勇敢杀敌,只有打败敌人,才能保全自己。如果还没有交锋,就贪生怕死,临阵溃逃,对方乘势追杀,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还能活命吗?

因此,得道的圣人之所以能为世所重,是因为他们能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事,把自己的身心等同于天地万物,不偏爱,不自私,自然而为。虽然他们处处把自身的利益放在最后,却能一路领先,光耀千古;虽然他们从不为自己的身心考虑,但这恰恰能把自己的身心安然存放于天下。

事实是,天地不知生死,也就无所谓生死;无所谓生死,故能长生不死。人大多贪生怕死,时时刻刻把生死挂在心头,所以,人不得不死。    

人之所以会被“生死”二字所束缚,原因在于人们太执著于自己的血肉之躯,遇事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事事总想到趋利避害,结果往往为利所害。所以,老子非常推崇古代圣人的养生方法,他们“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即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血肉之躯,处处谦虚退让,却总能处处领先;他们置生死于度外,反而保全了自己。一句话,他们忘记了“自我”,却保全了自我。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人秉天地之精气,为万物之灵长,夺应超脱生死,淡看寿天,但由于很多人跳不出“自我"的圈子,成了井底之蛙不说,最后还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自己也赔了进去。

每个人都不必太在乎“自我”,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