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叩问徐渭的青藤书屋(图
最新热门    
 
叩问蒼穹:中国历史天幕上那颗煌煌巨星

时间:2012-8-13 12:22:41  来源:不详

      公元516年,周室腐败而愚蠢,甚至发生了争夺王权的内乱。抢夺王权的王子朝失败,“奉周之典籍以奔楚”。李耳见诸侯国之间充斥着龙争虎斗、谋略权术、战争杀戮,极度失望,便决意回到苦县设坛讲学,专事学术。这是他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决定。设若没有王子朝“奉  周之典籍以奔楚”,李耳可能会将就着继续自己的官场生涯,继续在朝廷议事时站在旁边依着柱子做他的记录。那样的话,世间就多了一个官吏,而少了一个英才。历史上为官者不可胜数,但大多都寂寂无名于荒草野冢之间,所以,当李耳意兴索然地走出洛阳的时候,其实正是自己走向辉煌的开始。这是他的又一个偶然和幸运。

      李耳回归乡野之后,专心治学,经过又一番参悟,必是愈发哲思如潮,浩阔无际,更加臻于成熟,进入化境了。以至于孔子以“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又数度到苦县问道于老子。

      到了公元492年,楚灭陈,老聃再遭亡国之痛,遂决定去秦国,这就到了函谷关。函谷关位于今天河南三门峡灵宝市北30华里的王垛村,古时是“崤函古道”的咽喉,“襟带两京”的锁钥,雄关要塞,深险如函,历来是一个天生的战场,浓重的杀气弥漫在山峦之间,至今难以消散。但偏偏当时这么重要的关隘的守将是一个文化人。

老聃骑着青牛缓缓地来到函谷关,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料有真人通过”,便留下了老子,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所著之书便是那册石破天惊、经纬天下的千古绝响《道德经》。老子西去后,不知所终。也有说尹喜也干脆随老子去了秦国,还有说老子到了终南山附近修道、论道、传道,最后死在扶风,葬在槐里。这些说法,学人们至今仍在絮絮地争论不休。

      函谷关写经是老子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偶然,设若防守函谷关的是一介武夫,不曾留老子著书,从此便无《道德经》传世,因为除了《道德经》,老子的著述存世者极稀。我觉得这简直就是中国古典知音文化的又一个例证,尹喜不仅是老子的知音,而且是一个智者,没有他,中国文化的宇宙将留下一个永远不可知的空洞。老子驾鹤西去了,但有《道德经》流传,成了照亮后世的明亮光源。正如庄子所说“蜡烛和柴薪的燃烧是有穷尽的,火却传下去,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纵观古今,凡一位大人物的产生往往有其必然,又有其偶然。必然可以常遇,偶然不可常得。各种必然和偶然能够毫无疏漏地集合在一起,方能成就一个伟人,但是这种情况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圣人的出现是艰难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