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历史百科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人物介绍 >> 世界人物 >> 正文
战功赫赫:曾国华将军坎
晚清悲情中的曾国藩和李
曾国藩:为师为将为相一
曾国藩外孙女传奇人生 
晚清中兴名臣李鸿章和曾
从曾国藩新理学到梁启超
曾国旗
从管仲到曾国藩 史上著
曾国藩集团的社会来历
曾国藩的洋务思想与中国
最新热门    
 
曾国藩为何建湘军前十年七升 之后反做九年虚职

时间:2009-6-25 14:49:18  来源:《文学界》
期间真正的曾国藩时代的到来。曾氏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将军政人财大权一手控制,包揽把持,终于在同治三年六月将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拿下。历史在这里开始了又一个转折。

一生三变

曾国藩去世不久,他生前的一位至交欧阳兆熊说过一段这样的话:“文正一生凡三变……其学问初为翰林词赋,既与唐镜海太常游,究心儒先语录,后又为六书之学,博览乾嘉训诂诸书,而不以宋人注经为然。在京官时,以程朱为依归,至出而办理团练军务,又变而申韩。尝自称欲著《挺经》,言其刚也。咸丰七年,在江西军中丁外艰,闻讣奏报后,即奔丧回籍,朝议颇不为然。左恪靖在骆文忠幕中,肆口诋毁,一时哗然和之,文正亦内疚于心,得不寐之疾。予荐曹镜初诊之,言其岐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盖欲以黄老讽之也……此次出山后,一以柔道行之,以至成此巨功,毫无沾沾自喜之色。”这是一段研究曾氏很重要的文字,值得细细解读。

欧阳说,曾氏的学问,最先是用功于诗词歌赋上,这是翰林院的职业所要求的,后来他跟唐鉴交往,便转向儒家学说,其后又研读汉学,博览乾嘉时代汉学大家的著作,不以宋代注经者的观点为然。在朝廷上做官时,以程朱之学为依归。出京后办理团练和军营事务,又改变而转向申韩法家之学。曾经说过要写一部《挺经》,意思是表明他的刚毅顽强。咸丰七年二月,他的父亲病故,他向朝廷呈递请假折后不待批准,便奔回原籍。朝廷上的议论对此颇为不满。左宗棠那时在骆秉章幕府,对曾氏此举大加批评,一时间官场皆附合,曾氏也感到内疚,于是得了严重神经官能症,睡不着觉。欧阳遂推荐曹镜初为他治病,曹说他的医术只能医治身体上的毛病,至于心里的病得靠黄老之学来医治。曹镜初是想以黄老之道来暗示他,希望他能按黄老的学说办事。曾氏由此醒悟过来,复出后,一律以柔的原则来行事,以至于成就了这样大的功业,而毫无沾沾自喜的表现。

欧阳在这里为我们清楚地勾画了曾氏在学理修持上的三次大变化:早期在京师,从词赋之学一变为儒家之学;离开北京到了地方办团练,则从儒家之学二变为申韩之学;咸丰八年复出之后则从申韩之学三复为黄老之学。儒、法、道三家,分别成了曾氏三个不同时期的思想和行为的主导学说。

现在来具体说说他的这个“三变”。

道光十八年,二十八岁的曾国藩中进士点翰林院。二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取得了最为理想的成绩,尽管有过三次会试的经历,但曾氏的科举之道,总的来说走得非常顺利。五百年未与科目功名之列的乡村曾家,骤然间出了一个翰林,这真是破天荒的大事。做一个好翰林,那时自然是性格稳重的曾氏心中最大的愿望。翰林院的职责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充当皇帝的学术、文学顾问;参与各种敕撰书籍的纂修,草拟朝廷文告;会试期间充当考官。显然,翰林院是一个文化部门,读书作诗文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