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8月29日《我的中国心——生命档案:军档收集第一人刘义权》文字实录:
刘义权,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专家,从军41年,他走遍中国300多个城市乡村,参与征集档案83万份,被称为“军事档案收集第一人”。
曾子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有一名老军人,他只立过一个三等功,受过九次嘉奖,担任过的最高职务是科室组长,直到55岁退休还只是中级职称。然而在他退休生病以后,军委、总部首长来看望他,解放军档案馆办法给他“兰台奖”特等奖,美国国防部代表团来馆访问,听了他的事迹介绍深受震撼,为他鼓掌,向他致敬。一名平凡的中国军人为何感动了首长、感动了战友、感动了外军,他就是刘义权。
刘义权:我现在已经和档案结下了深切友谊,把这项工作呢当成我生命的支撑点。
(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第二阅览室)
李钢(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副馆长):这里就是刘义权同志退休返聘以后,在我们馆中美军事档案合作交流办公室,专家成员,刘义权同志就在这办公。
曾子墨:他以前经常坐哪个位置?
李钢:就这个位置。
曾子墨:在这工作了多久?
李钢:工作了三年多,这就是刘义权同志的工作位,他退休返聘以后在我们中美军事档案合作办公室,查找、鉴定、整理中国人民志愿军档案。
解说:身患癌症的刘义权暂时离开了他的工作岗位,放下了他坚持38年的档案收集工作。1954年中央军委办公厅设立档案处,这成为我国第一个档案管理机构,1969年北京西山军委档案处的全部档案,及部分人员被紧急转移至陕西秦岭。到了1978年9月,又从秦岭迁移到河南洛宁,第二年中央军委决定从全军借调50名优秀干部前来整理建国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历史档案。
29岁的刘义权由此告别妻子,离开北京,奔赴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豫西小城。陕北是红军主要根据地,1986年刘义权得知在一个偏远小城保存着红军时期罕见的档案文件,按照线索他一步步找到当地档案馆,意外的是,这所谓的档案馆竟是一孔破旧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