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喜欢吃中餐喝茅台 古巴
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与
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与
皮锡瑞的《春秋》非史说
南宋永康学派与近代经世
易学与近代科学
八荣八耻读后感-应知盘
林则徐与近代新疆开发
《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
明末清初民主思想与近代
最新热门    
 
中餐与近代日本(图)

时间:2010-3-2 11:08:04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成建制地涌入,成千上万的普通日本人也以各种方式来到中国谋生。原汁原味的中国食品进入了他们的生活,面条、饺子和中国酒尤其受到欢迎。

    1945年战败后,数以百万计的日本人返回故国。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面对的是几乎一无所有的社会环境。反过来说,中餐也因为这一大群人的存在,成为需求,成为市场。1948年,日本第一家中国酒厂投产,创立者们战前都在沈阳酒厂工作。这无疑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不仅意味着这些归国者寻求生活自立的开始,也意味着中国食物通过他们,慢慢进入一般日本人的生活。便宜美味的拉面,自然也在其中。特别是1958年,第一代方便面“日清油炸拉面”问世并获得了热烈追捧,拉面由此而尽人皆知。

    日本人在引进中国食物时,与引进其他的文化同样,结合日本的风土人情,不断进行加工改造,每每给人“后声夺人”,后来居上的感觉。简单的拉面,竟也形成了地方特色。关东地区(即东京和周边地区)拉面多以酱油风味取胜,而九州一带的拉面则是猪排骨汤见长。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后日本的中餐业,有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在经营者和厨师中,许多是日本人。自然,中餐也就出现了地道的中国风味与日本风味并存的格局。

    ■一位生于济南的日本女士,坚持传统,成了正宗鲁菜传人

    也许,历史注定要让悲喜剧同时登场。不妨再介绍一个大时代的小插曲。佐藤孟江,一位日本女士,1925年生于济南。她不爱女红爱鲁菜,17岁即进入当时济南有名的菜馆“泰丰楼”,辛苦学艺五年。战后她返回日本,在生活不易,颇有些走投无路之际,孟江忽然想到可以重操旧艺,于是就有了东京的“济南宾馆”——一家名字有些特异,鲁菜风味纯正的小饭店。

    孟江坚持当年师傅的做法:不用砂糖、猪油和味精。为此她也一直不雇用厨师,与夫君二人掌勺,这样,店堂规模也就无法扩大。但也正是这种坚持使得小店很快闻名遐迩。众多名人,包括宫内厅的天皇侍从长都成了回头客。

    1981年,孟江重返中国济南(她自称是济南人),看到的却是鲁菜失传的景象。她热心向国内同行传授技艺,并组织自己的客人,年复一年来山东旅游。1990年,孟江夫妇被山东省授予鲁菜特级厨师、正宗鲁菜传人的称号。孟江后来出版了自传《济南宾馆物语》(日本春秋社,2001年),有中国的官员与时任日本众议员的石原慎太郎,以及名作曲家小林亚星作序。石原与中国官员同时为一家中餐馆叫好,怕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