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让中国传统文化走进美国…
福建抢救畲族文化 出版…
两岸大学生“中华传统文…
童岭 赵婷:士大夫故非…
秦俑发掘缺少道德合法性…
“东西文化比较的新视野…
佛教文化影响下的动物保…
道教界将于9月举办“祈…
首届禅宗文化交流研讨会…
成都双流一位八旬大爷爬…
最新热门    
 
一位文化的守望者去了——北大清华师生追念季羡林

时间:2009-7-13 13:32:22  来源:不详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2006年感动中国的颁奖辞成为我们追忆先生的引子。

 

  在北大人心中,那是一位平和、朴素的师者。

 

  “很长一段时间里,常常在先生家里,帮先生处理一些事情后,先生常常让我跟他一块吃饭,那时先生家的老祖还在,那时还有师母,几位长者,都是一样的和善,一样的慈祥。”王邦维教授回忆。

 

  “上世纪90年代,每次我在公众场合遇到季老时,他都会主动走过来跟我交谈。一般都是年轻人找老先生,没想到老先生会主动走过来跟年轻人握手言欢。他是想用这种方式,提携年轻人,改变他们的命运。”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告诉记者。

 

  那是一位经历世事沧桑,不停寻找并实现着生命价值的老人。

 

  “很多人都把他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来看待。这是因为他学问渊深,地位崇高,但也跟他最近20年的写作与言说有直接关系。除了专业做得很好,季老还走出来,对年轻人给予尽可能的支持。另外,他的散文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都透露出他对现实的关注。”陈平原教授说,“季先生在自己的专业研究之外,还对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前途,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时刻关注,季老的这一特点,令人钦佩。”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5级本科生李玉磊说,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品格。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常年笔耕不辍,把自己对人生、对知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写在了一本本书中,这些用心写出的文字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