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金代长城遗址遭严重破坏…
北京一景区经理自筹资金…
最新热门    
 
长城:农耕民的生存安全屏障——谈长城文化的民生内涵

时间:2009-7-22 12:44:44  来源:不详

中国的长城从建立之日起,便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长城一方面护卫着中原各封建王朝的统治,是保境的安全防线;同时也扩卫着封建社会农耕民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是农耕民生存的安全屏障。

 

早在西周春秋时期(尚属奴隶社会),处于北方的戎狄,又称猃允,熏粥等部落,就经常侵掠中原。而中原的劳动人民,常常被掠夺得无家可归,难以生存。《诗经》记载:“靡家靡室,猃允之故。”周宣王时,兴师征战,“城彼朔方”,即在北方筑城(不一定是长城)后,才获得了安全环境。(吉林人民出版社《汉书•匈奴上》2507页)。

 

战国七雄时期(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燕、赵、三国北边与匈奴接壤,因受匈奴或称胡的侵扰而修筑了长城。

 

燕国:“袭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赵国:“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北、代郡”,“匈奴不敢入边。”

 

秦国:“宣太后诈而杀义渠王于甘泉,遂起兵伐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