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20世纪二十四史研究丛…
余英时:中国学术传统破…
“2009上海欧阳修国际学…
明真法师学术研讨会衡山…
“第三届中国经学国际学…
第9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
2009年两岸四地“《春秋…
梁若水:官本位下岂能产…
第四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
李隼:整治学术不端,期…
最新热门    
 
畸形学术生态垄断知识分子 人文学者陷入“项目化生存”

时间:2009-11-28 11:25:45  来源:不详
    业内人士披露,有些学者甚至谙熟“一鸡两吃(三吃)”手法,将国家级课题“改头换面”,看似两个不同项目,实则“换汤不换药”,随即又在下级别申报中“中标”。

   

项目竞标  反成创新研究桎梏

   

    “仅以法学研究领域来说,一些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倒并非是社科研究基金和省部级研究课题的资助项目。”张卫平教授告诉记者,真正有建树的项目,往往出于研究者的兴趣点与兴奋点,基于独特的视角、思维和研究方法,是长期积累的成果。

   

    “时下,人文社科领域的‘项目化生存’状态,是对学术的最大伤害。这种畸形的学术生态,戕害了知识分子的创造能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儒敏分析,做学问不是生产,不可能限定周期。有的学问可能需要大半辈子苦心孤诣,而目前大部分课题项目的期限,均为两至三年。“在研究开始前,你就必须在申请报告上写明研究纲要、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等于让申请人预先将研究结果与结论提出,然后根据预设,寻找经验性的证据。这显然违背了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规律。”

   

    在温儒敏教授看来,人文社科学者做学问、出书,原本确实较困难,立项资助非常必要。但时下,从项目定题到申报、评审,都不尽规范,学术生产体制问题很多,项目资助成了“项目竞技”。“各高校、学者的利益均与项目挂钩,课题项目俨然学术‘指挥棒’,好像谁项目多,谁就学问大、贡献大。做学问就是‘做项目’!”

   

    未拿到课题的学者绞尽脑汁争夺“名分”,拿到课题的则忙着在“规定时间”内做出“规定内容”。专家指出,这一表面繁荣的学术生产现象,却掩盖不了“一定数量的课题项目,只是低水平重复”的无奈现实。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