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刘泽华:关于倡导国学几…
齐森华:读陈雪军博士新…
庞中华:好读书时不好读…
林少华:我心目中最可敬…
李廷华:沈祖棻和吴宓
翁礼华:从杭州孤山“汉…
汪代华:“尊师重教”切…
吕庆华:司马迁的货殖思…
吴乃华:鲁迅如何剖析国…
赵敦华:从古典学到解释…
最新热门    
 
翁敏华:从“现代戏剧谷”回望“勾栏瓦舍”

时间:2009-12-5 11:24:13  来源:不详

当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越来越多元,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戏剧承担的使命便也越来越重。在上海,戏剧的好时光正在重来。笔者用古老的“勾栏瓦舍”类比今天的“戏剧谷”,意思是说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这一类比能够成立,那么接着我们该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在上海,戏剧的好时光正在重来。5月,筹备多时的“现代戏剧谷”正式启动:以华山路、南京西路为主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戏实验剧场、上海商城剧院、同乐坊梦工场……以及百乐门、美琪大剧院等等,新潮、老牌戏剧表演场所携手,勾画着一道文化风景线。10月,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好戏连台,其中作为“节中节”的第一届国际木偶戏节,尤其让人感觉新奇。

   

    这让我不禁联想起中国“勾栏瓦舍”初起的宋元时代。所谓“瓦舍”,相当于今天的游乐场;所谓“勾栏”,相当于今天的舞台和剧场。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汴梁的东西南北四城,都有瓦舍勾栏的存在,尤其城东,一连几个大瓦子,各有几十座“勾栏棚”,使这一带成了家喻户晓的文化商业中心。南宋都城临安,城里城外的瓦子更有20多处,最大的有勾栏10余座,一般是2座,也有“独勾栏”的瓦舍。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妙用,如同今天大剧院与小剧场并存一样。到了元代,勾栏瓦舍更已遍布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勾栏瓦舍”的出现,在中国戏剧史上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它使营业性表演成为可能,戏剧从此走上商品化之路,同时中国戏剧的职业化艺人队伍最终形成。笔者之所以用古老的“勾栏瓦舍”类比今天的“戏剧谷”,意思是说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这一类比能够成立,那么接着我们该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中国戏剧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宋元,究竟有哪些经验值得今人记取呢?

   

戏剧既要轻松又要深刻,既要减压又要提升

   

    我们知道,当年随着勾栏瓦舍一同繁盛的,是一种叫做“书会”的组织,相当于当下的“文艺沙龙”。那里面,主要有两拨人,一拨叫“书会才人”,一拨叫“书会艺人”;这两拨人天天在一起“侃大山”,聊天漫谈,酒肉共享,插科打诨,嬉笑怒骂,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分不开了的团体;他们切磋技艺,构思故事,智慧互补,灵感激荡,宋元戏剧里面的许多篇章,看得出来正是他们共同的创造——一起“侃”出来的,尤其那些本色当行、特别适合舞台演出的剧作。如杂剧《黄粱梦》,第一折署名马致远,第二折李时中,第三折花李郎,第四折红字李二,花李郎与红字李二都是艺人,参与了创作不算,而且他们写的后两折比前两折更优美动人。这当然是特例,大量的合作并没有在署名上表现出来。说到书会,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