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袁济喜:从北京奥运看国…
大学四校长“国学学科问…
中部五省省属高校首家国…
该不该设国学学科? 纪宝…
国学网支持全国业余围棋…
郦波:我就是个教书匠 …
清华80年后第2次设国学…
《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
追思王世襄:为赎中华国…
农民在清华门口炮轰饭桶…
最新热门    
 
清华国学研究院:历史与现在——陈来教授在清华大学的讲演

时间:2009-12-23 12:01:07  来源:不详
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这三条虽然主要是就文史之学而言,但确实代表了清华国学研究院在学术研究上的精神风气和示范意义。

   

    另值得一提的是,以梁启超为代表,国学院师生的关系,颇类似旧日书院的风气,即师生在课外的关系相当密切。事实上研究院《章程》已经规定“本院略仿旧日书院及英国大学制度”,1925年研究院开学典礼当日,梁启超即席作了“旧日书院之情形”的讲演,所以我们可以相信《章程》关于发扬书院精神的规定必定是出于梁启超的意见。这种书院式的师生关系,也是老清华国学院的重要教育特色。

   

    清华国学研究院创办者吴宓在讲述清华研究院缘起的《旨趣和经过》中指出:“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教研实践显示出,清华国学研究院对“国学”和“国学研究”的理解,始终是把“国学”作为一种学术、教育的概念,明确国学研究的对象即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以国学研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体系;在研究方法上,特别注重吸取当时世界上欧美等国研究中国文化的成果和方法。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最近在清华国学院成立大会的讲话指出:“老清华国学研究院从一开始就不是守旧的,而是追求创新和卓越的,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术追求,指向的不是限于传统的学术形态与方法,而是通向新的、近代的、世界性的学术发展。”

   

    这种“求新的世界眼光”,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得以取得如此成就和如此影响的根本原因之一。事实上,在20世纪20年代,在大学成立国学研究的院所,清华并不是第一家,前有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1922)、东南大学国学院(1924),后有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1926)、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1928)等,尤其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成立早,人员多,在当时影响广泛;但最终在历史的评价与影响来看,还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后来居上,声望和成就超出于其他国学院所,成为现代中国学术史的标志。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聘请了一流学者担任清华国学院的教授。如王国维、梁启超本身是当时我国国学研究的大师,学术研究代表了当时我国学术的最高水平;

   

    二是清华国学研究院以中西文化融合的文化观作为基础。在中国文化的研究方面,沉潜坚定,不受反传统的文化观念所影响;

   

    三是把国人的国学研究和世界汉学的研究连成一体。追求创新和卓越的精神,置身于世界性的中国文化研究前沿,具有世界的学术眼光。

   

    清华国学研究院是我国近代文化教育发展的产物,它以“学术第一、讲学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冯友兰语),开创了清华大学早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