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历史学家顾颉刚晚年的自…
12月25日 护国运动开始…
徐柏荣:顾颉刚与孟姜女
最新热门    
 
顾颉刚处窘境不卖文救急 北京居不易无奈南下

时间:2010-2-25 12:40:20  来源:不详
  没有想到是,株连的网络越来越广。传闻北京政府“准备通缉之二百零八人,内北大有一百六十人”,朋友也来劝顾颉刚“暂避”风头。他虽认为自己过去“发表之文字,未尝及于政治,想不致牵入”,心下却不能说不紧张。北京这个人文荟萃的古都,在当时看来已非可堪久留之地。

 

  就在几天之后,顾颉刚到中央公园的长美轩,参加了语丝社为林语堂饯行的餐宴,因为林语堂“以北京站不住,将往就厦门大学文科学长”。席间林语堂即邀请他一起同行去办研究所。顾颉刚想到自己“穷困至此,实亦不能不去”,却又觉得自己在北京的“基础刚布置好,舍去殊恋恋耳”。

 

  正因为顾颉刚实在留恋北京的生活,所以即便得到了邀请,他还是举棋不定。好比说,老友郭绍虞招他往中州大学任教,被他拒绝了;反而,清华大学方面欲聘为“国文教授,月薪二百元”,即使“清华中空气甚旧,取其用度较省,可以积钱还债”,就让他心动不已。没想到,清华大学评议会没有通过他的聘任案,他也只好死心了。

 

接到厦大聘书

 

  胡适向来关照顾颉刚。5月,胡适访问英、美回国,顾颉刚去拜见恩师。因为胡适参与英国退还庚子赔款的处理事宜,知悉内幕,他给顾颉刚带来一则好消息:……将来可在退还赔款内弄一笔留学费,我们可一同留学。这使我狂喜。我在国内牵掣太多,简直无法进修。诚能出外数年,专事扩张见闻与吸收知识,当可把我的学问基础打好(《顾颉刚日记》,1926年5月13日)。

 

  可是,这则让顾颉刚“狂喜”的美事,不是马上就能实现的,干涸已极的他,需要的是及时雨的滋润。7月1日,北大“长官”也获聘为厦门大学国文系兼国学研究院主任的沈兼士,送来厦门大学的两纸聘书,“一研究所导师,一百六十元,一大学教授,八十元”,合计起来是两百四十元的薪水。这是在北京没有可堪比拟的职事和收入,顾颉刚无奈之下,“只得允之”。

 

  令人告慰的是,想到厦门大学去的非仅顾颉刚一人而已。像是魏建功同样因为“经济困难”的关系,也想去厦门;当他到沈兼士处商量厦大国文系课程及研究院进行计划时,同来者更有鲁迅、张亮尘、陈万里与丁山诸人。可以想见,这趟旅程,他不会孤单南行。

 

  况且,顾颉刚还想象着胡适带来的好消息。他写信给胡适说,一旦庚子赔款的事能够“梦想成真”,这趟厦门之行,只去一年就好,“如身体不惯,则半年。明年如庚款方面可以使我得一正当之职业,决计仍回北京”。所以在北京的“书籍什物,一切不动,只算作一旅行而已”。此志已决,顾颉刚终于准备离开北京,展开到厦门去的旅途。(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的《何妨是书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